泼墨文学 www.pmwx.net,陈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么平静。山林优美,夜露渐重,挂悬在树上的猿早晨滑落地面,饥饿的鼯鼠夜裹发出叫声。果木成林药材成园,桃林中小径幽幽,橘树多得成林,树梢高入云霄遮掩日光,林中幽暗遍地成荫。喜爱自然的雅趣,轻视人间的烦杂,遥望岛屿萦回,江河交汇,长夜裹流水泛着粼粼月光,拂晓时雾霭飘来笼罩大地。清风引起了蝉唱,雨打丛林声音萧瑟,鸟儿渐渐狎玩近人,烟云无情自然收合。
这就修筑灵塔,建立庙宇,爱这宽广的园苑,乐此树木扶疏。走过草地。闲坐溪边,守持戒行,扶着禅杖,恬然度el,坚固林可作比况,寂灭场可以相喻。异曲奏毕忧伤起,悲愁非因落叶生,怎能委屈本意身受辱,不想显露才华去扬名。风雨聚集天地昏暗,也厌倦了聒耳的鸡鸣,幸而回避了尘世高隐在这裹,任他帝王降旨也不理。我为微妙的四辩所折服,悟到了三乘的奥妙禅理,抛开众多绳索的束缚,拂去了迷惑的尘滓,很久以来忘记了势利虚荣,希望忘掉拖累人生的妻子儿女,感喟昔日太重意气,寻觅知音的希望寄托于来年,为何远行的客人可悲,要知道哀怜自己怎有完毕。
江总的第九舅萧勃原先占据广州,江总又从会稽去依附他。
梁元帝戡平了侯景的叛乱,征用江总为明威将军、始兴内史,用郡级俸禄八百斛米给江总做路费。恰遇江陵失陷,就没有去,江总从此流落在鲎亩多年。玉塞四年,以中书侍郎的职务征召回朝,在中书省任职。屡次升迁做到司徒右长史,掌管柬宫管记,给事黄门侍郎,领南徐州大中正。又授任太子中庶子、通直散骑常侍,东宫、中正等职照旧。又调任左民尚书,转任太子詹事,中正职如旧。因为和太子长夜饮酒作乐,养良娣陈氏为女,让太子改装到江总的家襄舆陈旦幽会,皇上震怒免了逗总的官。不久任侍中,领左骁骑将军。又任左民尚书,领左军将军,未正式任命,就又因故免去。不久起用为散骑常侍、明烈将军、司徒左长史,升任太常卿。
后主即位,拜他为祠部尚书,又领左骁骑将军,参掌选事。转任散骑常侍、吏部尚书。接着调任尚书仆射,照旧参掌选事。至德四年,加封为宣惠将军,可按敷设置佐史。不久又授任尚书令,赐给他一部鼓吹乐队,加赐扶掖之人,其他职位照旧。策书上说:“呜乎,文昌整治根本,司会管治经济,韦彪被称为国家的关键,李固被比作北斗北极。何况五曹的总理,靠你主持调济,与冢宰的职责相同,专主台阁重任。由于你道德术业高超,器宇度量不凡,有美好的规行风范,仪表风度可以作为楷模,又是辞学的宗师,文明礼教能作士大夫的领袖。所以能率领六卿官员,众望所归,朝内八座重臣,以为模范影响深远,那整肃朝纲掌握政事,是我所希望的。过去我是很钦佩你的啊,请努力运用你高明的谋略,辅助我治理好国家,能不谨慎吗!”祯明二年,进封爵号中权将军。
京城陷落后,到隋朝,替皇上开设府署。开皇十四年,死在江都,这年他七十六岁。江总曾写过自叙,大略说:
历经升迁地位显赫,位至朝廷大臣,但我不贪图钱财,不想弄权受宠。我曾抚着躬圭仰天长叹说:“庄青翟官为丞相,历史上却没有记载;赵元叔衹不过是个计簿官,却荣耀地载入列传。”我自从在陈做官以来,不曾对某一人一物逢迎,不曾干预某一事。悠悠尘世中,庸俗的人,很能招来怨忿,荣枯宠辱,我不把它放在心上。太建的时候,国家权力被一群小人掌握,谄上嫉下作威作福,我几次被他们打击罢黜,无奈何逭是命运。篷主昔日在东宫,爱好文艺,早年我承蒙超拔,感戴恩德矢志效力。后主嗣位以后,时常错爱给我厚恩,我得以标榜于朝廷,掌握众多功业,八法六典,无不归我统管。早年置武帝策封荀公曾时说道:“周朝的冢宰,就是当今的尚书令。”又何况我才能未及古人一半,如此尸位素餐。晋太尉陆远说:“用我做三公,可见天下没有贤人了。”轩车冕服是无意中获得的,哪裹是预先求取的呢?
幼年时信奉佛教,二十多岁,进钟山到灵堕壹拜则法师受了菩萨戒。晚年在陆为官,与摄山布上人交游,深深领悟了佛教关于苦和空的禅理,越加注意修炼,心裹长存善念,对万物普施仁慈,稍知自勉,但不能安于淡饭粗茶的隐居生活,还是沾染了尘世的拖累,因此感到愧对平生的志愿。江总的自叙,当时的人称为实录。
江总坚持施行仁义,性情宽厚和顺。好学,会写文章,在五言和七言方面尤其擅长。然而过于浮艳,所以被后主宠爱。有许多短文小诗之类,爱好文学的人传诵吟咏,至今不绝。堕主的时代,作为首辅,不理政务,衹是每el与篮主在后院游乐,舆陈暄、孔范、王磋等十余人一起,当时称他们是“狎客”因此国家政治et益颓废,政纲法纪不能建立,若有人劝谏,就用罪名来责斥他,君昏臣乱,落得灭亡的结局。
江总有文集三十卷,都流传在世上。
他的长子名溢,字深源,颇有文采。性情桀骛放诞,恃才傲物,即使是故旧亲朋,也难免受他诋毁欺侮。历任著作佐郎、太子舍人、洗马、中书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等职。到隋朝,做了秦王的文学侍从。
他的第七个儿子名淮,任驸马都尉、秘书郎,在隋代任给事郎,直秘书省学士。
姚察字伯审,是吴兴武康人。他的九世祖名信,是吴国太常卿,在江左有名望。
姚察小时候有卓绝的品性,侍奉双亲因孝行出名。六岁,诵书万余字。幼年时不喜爱玩耍,赌赛下棋等杂耍,都不放在心上。勤学苦练,夜以继el。十二岁,就能写文章。他父亲就是上开府僧垣,在梁武帝时代有名望,皇宫裹赏赐很多,每次得到赏赐,都拿回给姚察及其兄弟们,作为游学的费用,姚察全用来购买图书,因此见闻日益渊博。十三岁,梁简文帝当时在束宫,很重视文章义理,就带着他到宣猷堂听讲和参加论辩,被学者称赞。等到简文帝嗣位,更加对他礼遇。起用他为南海王国的左常侍,兼司文侍郎。授予他为南郡王行参军,兼尚书驾部郎。
当梁朝王室丧乱时,姚察在金陵随双亲回乡。当时东部由于战争加上饥荒,人们相食,无处买粮,姚察家裹人多,都到外面采野菜来吃。姚家常常经过艰难险阻,寻找供养家人的财物,粮食才能维持没断。他又总是把自己的那份省下来给弟弟妹妹们,以至于亲朋戚友断粮少食的都予以照顾,自己衹有以食野菜为美味了。在荒年离乱中,他坚持学习不止。
元帝在荆州即位,他父亲与朝臣一律前往中书省听用,元帝授予姚察任原乡县令。当时县内萧条,流亡在外的人没有回来,姚察减轻了赋税徭役,勉励耕种,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人们至今称颂他。
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与姚察深相爱重,上表任姚察为佐著作,跟随他一起撰史。永定初年,授予他为始兴王府功曹参军,不久补为嘉德殿学士,转中卫、仪同始兴王府记室参军。吏部尚书徐陵当时领著作,又引荐他任史佐,连徐陵的让官致仕等表,都请姚察来写,徐陵看到姚察写的文章叹息说:“我不如他啊。”太建初年,补为宣明殿学士,授散骑侍郎、左通直。不久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到北周。江左的年老旧交先在关右的,都倾慕他。沛国的刘臻私下n公馆询问汉书中的疑难之事十多条,姚察都给他分析,全是有经典依据的。刘臻对亲近的人说“盛名之下必定没有虚假的贤士”姚察写的西聘道里记,所记的事很详细。
出使回来,补为东宫学士。于时期济阳的江总、吴国顾野王、陆琼、堂弟堕瑜、河南的褚玠、北地的傅纬等人,都凭着才学好,早晚欢聚侍奉东宫。姚家常谈论著作方面的问题,都被众人信奉推重。太子深加礼遇,感情超过那些同僚,宫内所须的重要文件,都交给姚察起草。又屡次让他与野王递相设间经典和治国方略,经常受到赞赏鼓励。
调任尚书祠部侍郎。这个机构职责是掌管天地宗庙等祭祀活动,从前魏王肃奏请祭祀天地时,设置宫悬乐以及八佾舞,这以后都沿袭下来没有创制新乐舞。梁武帝认为对人的礼繁,对神的礼简,古代又没有宫悬乐的记载。陈初年承袭梁的礼仪,没有增减。高宗想设置完备的祭祀乐礼,让有关部门讨论,认为梁武帝的做法不对。当时博学的名儒、首辅重臣,都迎合皇上的意思,一致同意皇上的意见。姚察却广泛引证经典,独排众议,坚持认为梁的乐礼是对的,当时群臣吃惊,没有谁不惭愧佩服,仆射徐陵于是改变而赞同姚察的意见。姚察不苟同时俗,都与逭事相仿。
授予宣惠宜都王中录事参军,带东宫学士。又历任仁威淮南王、平南建安王这两个王府的谘议参军,因为守母丧而离职。不久起用为戎昭将军,主持撰写梁朝的史事,坚持推辞而未获准。后主继位,命他兼任东宫通事舍人,将军和知撰史的职位不变。又命他专门掌管优册谧议等动笔墨的事。至德元年,授为中书侍郎,又转任太子仆,其他职位照旧。
当初,梁衰微灭亡时,姚察的父亲僧垣流亡到垦宣,型瞳粗食布衣,不听音乐,到逭时父亲的死讯由使者带到江南。当时姚察为母亲韦氏守丧刚除丧服,后主因为姚察瘦弱,怕他到远方奔丧伤害身体,就暗地派中书舍人司马申到姚察的家裹致丧,屡次命司马申特加劝解,以后又派司区空去说明皇上旨意告诫型瞳说:“得知你近来哀伤遇度,很是因此忧虑。卿如果独去远方,祭奠父亲,伤身丢命,是圣教不允许的。应该稍行祭奠而节哀,来保持礼仪。忧思已深,所以我才有这样的安排。”
不久以忠毅将军的职务起用,兼束宫通事舍人。型瞳一心想守完父丧,一次又一次地陈情辞让,都得不到允许。他又上表,大致说:“我家裹遭祸,灾殃齐来,我偷生时曰,就是想尽人子的情和礼。而我体弱多病,又加上服丧期间不祥之身,不可能和人们一样。我将守满父丧,怎能希望得到朝廷特别的恩顾,担任官职。若接受圣上遣一恩宠,我更加感到羞愧。而且宫门襄的事隐微难明,进奏频繁,岂能是这样一个因丧伤心的人适合参预的。诚望大德的明主怜悯我的孝心,以理裁夺,使我这个病弱的人得以喘息,度完我的余生。”诏书答覆说:“奏表阅过,悉知,我很感动。你品行淳厚学识渊博,声誉向来很高,理由本就顺情顺礼,并不是感于你的文笔。衹是到承华殿参预政务,是我深切期盼的,请答应这一不情之请,不要推辞了。”当即命他知着作郎事。服丧期满,就授予他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
姚察连连守丧,加上斋素日子长,从除丧服后,又添了喘病。后主曾单独召见,看到姚察骨瘦如柴,不禁伤感,就对姚察说:“朝廷爱惜你,你也应该顾惜自己,已吃素多年,可以停了长斋吧。”又派度支尚书王瑗宣旨,特别予以安慰劝说,让王瑗陪姚家用晚饭。亲写敕书说:“你瘦弱到逭地步,吃素多年,不要衹用一餐这样的饭,违背调养,若能听从我的话,那就很好。”姚察虽然接受这一手令,但还是坚守原来的誓。
又下诏授予他秘书监,照旧领著作,他多次进表辞让,都被好言回绝。姚察在秘书省大量修订,又奏请撰写中书表集。任散骑常侍,接着授度支尚书,一月后调任吏部尚书,领著作等职不变。姚察既有渊博的经典知识,又尤其擅长写人物,甚至于人物有关的姓氏来历,宗族分支,官职婚嫁,兴亡盛衰,全都叙述,没有错漏。而且审核辨析历史上难题的职务,当时人们长久以来以梓匠称他,等到调任吏部,正合他们的愿望。当初,吏部尚书蓝征调任中书令,后主正要选择合适的人接替,尚书令江总等人都推荐姚察,皇上答覆说:“姚察不衹是学问好,操守品行也高,任典选职务的难得人才,现在得到了。”就亲笔草写诏书,读给姚察听,姚察尽力辞让。
一天皇上召姚察到宫襄谈论选官的事,姚察流泪叩拜请求说:“我是山野间低下的阶层,身份才能都平庸,情怀不高远,不追求美好前途。近来愧据职位,早知过分,衹因曾依附东宫,恩惠枉赐。现在滥充朝位,不是因才能而被推举,即使陛下是特地提拔我这庸碌浅薄的人,那又怎么端正朝列呢?我的九世祖姚信,在前代名望很高,当时仅升到选部,从这以后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我能遇到提拔,沐浴圣恩,多次升任我不该占据的位置,我总想到这会妨碍贤士入朝。我虽然没有见识,但也稍能自知,言行所追求的,并不想富贵荣华,哪裹想到造选拔官员的要职,错委给我这个不才的人呢。况且圣上英明,事业高过前代,贵族世家,朝廷名臣,若授受恰当,才算足称职的。我过去就理解教义,明白我是肯定不行的。”后主说:“选择官员的事,是台臣的一致意见,从前毛玢胸襟高洁,卢毓品行端正,王蕴因主选而得到封地,山涛推举而不遣人才,对你来说,一定兼有这些人的美德。而且我与你虽然按礼仪是君臣有别,但情分非比寻常,评判人推举人的事,我深望能托付给你,你也就不要感到惭愧而要明智些。”
姚察身居显要,很是注意清正廉洁,并且在俸禄以外,一律不收财物。曾经有个门生不敢送厚礼,衹送一端南布、一匹花练。姚察对他说:“我的衣服,衹是麻布蒲练,这些东西对我没有用处,既然要诚心交往,请不要如此烦劳。”这个门生好言请求,还是希望他收下,姚察严厉地把他赶走了,于是下属们没有谁敢送礼。
陈灭亡后到隋朝,开皇九年,文帝下韶授予他秘书丞的职务,另外命他写完梁、陈两代史。又命他为朱华合长参。文帝了解到姚察吃素,便在某一天单独召进内殿,赐给果菜。文帝指着姚察对朝臣说:“我听说姚察学问品行当今无人能比,我平定陈衹得到这一个人。”开皇十三年,承袭父职封为北绛郡公。姚察以前出使周的时候,才得机会与父亲僧垣相见,临别时,死去活来,现在承袭父职,更加悲伤,见到遣情形的人无不为他伤心。
姚察幼年曾到钟山明庆寺尚禅师那裹受菩萨戒,等到在陈做官,俸禄都捐给寺裹作修建用,又为禅师补立石碑,碑文写得遒劲华丽。到现在,看到梁时的国子祭酒萧子云写在这个寺裹的禅斋诗,看完后很伤感,就和着萧子云的诗韵,写了一首述怀诗,语言哀切,僧人和俗众更加以此称颂他。
为后母杜氏守丧,解去职务。在服丧期间,有白鸠在门上筑巢。
仁寿二年,诏令说:“前秘书丞北绛郡开国公型瞳,勤学待问,精通群典,注意本身道德的修养,到老不变,虽在丧哀之中,也应根据情理,可以任员外散骑常侍,封号照旧。”又命他为晋王昭的侍读。
灯童当初在束宫,继塞屡次被召见,询问典籍。刚即位,就下诏授姚察为太子内舍人,其他职务照旧。皇上乘车巡游时,总是姚察作侍从。等到改变朝廷服饰冠冕,修正朝廷仪式,在皇上身边应答的,衹有姚察一个人罢了。
在七十四岁时,大业二年,死于东都,遣命薄葬,一定要遵从省俭。遣书大略说:“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普通读书人,自然有平常的生活原则。我想用佛衣装殓,全用粗布,以土盖身,又怕你们这些人不忍心这样做,如果一定不这样做,也衹要薄松木板做的棺材,衹要能放下身体,用土把棺材埋住就行了。下葬那天,祇用不装饰的车,把灵柩送到墓地北边就行。我在梁伐,当时十四岁,到钟业明庆寺堂里面那裹受了菩萨戒,从此深深地领悟了苦空的惮理,稍知回向的禅理。曾经住在山寺,一离尘世便忘了归来。等到在堕做官,众名流就褒扬了我的名声,加上当时君王厚待,在仕途上就到了显赫地位。从到堕翅以来,又受圣上恩泽。这已是被人世拖累,我的本意不能实现。况且我习惯素斋五十多年,已是经历多年,照旧不变。死后,不要立灵位,衹设个小床,每天献上清水,六斋就献上素斋果菜,根据家裹实情来办,不要另买。”
当初,逃塞希望读一藏佛经,都已读完想通,临死时,竟无痛苦,祇是面向西方端坐,正念着,说“一切空寂”之后身体变得柔软,脸色像平常一样。
朝廷吊唁,助丧物品很丰厚。
生性极孝,有人伦明识。恬淡谦虚,不用自己的长处矜夸于人。整天恬静,衹把读书作文当作乐事,对于三坟五典等书籍没有不看的。每当有著述,多用新奇的观点材料,是别人没见过的,都注重丰富广博。而且专心写书,头发白了也不疲倦,亲手抄录,没有停的时候。尤其爱好研究历史。审查订正文字,精采丰富,即使年老也不减。又熟悉佛教经典,他写的寺塔和众僧的文章,特别漂亮精彩。任职时多引荐人,衹要有一点长处的人,无不称赞推举。若非分求取官职的,都按理打发回去。尽心侍奉皇上,自己知道的没有不去做的。对于朝廷机密,从不泄露。而且受皇上恩宠很重,朝士瞩目,很想退避求静,回避声望权势。以清心洁行的标准来自处,财产总是空乏,有人劝他经营生计,他笑着不回答。恭谨对待亲人和部属,诚恳对待朋友,他所得的俸禄和赏赐,都拿来周济别人。
后主所写的文章,篇幅很多,就另抄一本给姚察,有问题的地方全让他订正好,姚察也尽心侍奉皇上,事情毫不隐瞒。后主曾缓缓地对朝臣们说:“姚察学问深见识广,文章和对古书的识见,在古人中,也难找到与他相比的,在现在,完全可以做楷模。而且答问时非常详尽清晰,听来教人忘记疲劳。”姚察每次写文章,皇上都要他送上副本,皇上说:“我对于姚察的文章,并不祇是玩味不停,更因为这是一个宗师巨匠。”
徐陵名望高过一代,每每一见姚察的文章,尤其推重。他曾经对儿子徐俭说:“姚学士德行学问超过前人,你可以把他当作老师。”尚书令江总与姚察尤其友好,每次有文章写出来,一定先送给型瞳看一看,这样以后才采用。丝缠任詹事时,曾写登宫城五百字的诗,那时副君和徐陵以下众名人都写了这一题材。徐公后来对江总说:“我写的和弟五十韵,编在弟的集子裹。”等到辽塑编排文章,没有挑塞和的诗,就向姚塞说了涂堕的意思,他对逃塞说:“你才高博学,希望能让我的文集增添光彩,现在要请你和五百字,用来与徐侯的诗章并美。”姚察谦逊没写,丝总说:“如果得不到你这首诗作,我的诗也得抽出来了,这又违背了徐公的寄文美意,怎能让这事两失。”姚察不得已,就写了付上。被同行推许,都像这事。
所著的漠书训纂三十卷,说林十卷,西聘、玉玺、建康三钟等记各一卷,都尽量清楚丰富,以及文集二十卷,都流行于世。姚察所写的梁、陈史虽然没有完成,隋文帝开皇年间,派内史舍人虞世基找到底稿,并且献给皇上,现存在内殿。梁、陈两代史稿多半是姚察所写,那中间的序论和纪、传有些缺漏的,他临死时,屡屡将体例遣教儿子思廉,要他多方询访继续写完,思廉哭着照办。
思廉在陈任衡阳王府法曹参军,转任会稽王主簿。到隋,补驻王府行参军,掌记室,接着任回盟郡司法。、大业初年,内史诗郎虞世基举荐墨虚续成凿、速二代史,从逭以后,渐渐完成了补续的任务。
史臣曰:江总具备美好的风范和高贵的气质,又以文采增色,等到他成为六部官员的首脑,正合全体朝臣的愿望。 史臣的先父保持美德,使各行各业都感觉到他的光采,可以用来整肃风气习俗,可以用来使人伦淳朴。至于九流、七略的书,名山石室的记载。汲郡、孔堂的书,玉箱金板的珍贵文章,没有不尽求深奥主旨,全都探索了那些疑难,所以能为人师长,朝臣把他当作楷模。已历任要职后,国家朝廷的典章制度,古今书籍和历史上的疑难问题,后主都选我的先父来辨析解决。
那么平静。山林优美,夜露渐重,挂悬在树上的猿早晨滑落地面,饥饿的鼯鼠夜裹发出叫声。果木成林药材成园,桃林中小径幽幽,橘树多得成林,树梢高入云霄遮掩日光,林中幽暗遍地成荫。喜爱自然的雅趣,轻视人间的烦杂,遥望岛屿萦回,江河交汇,长夜裹流水泛着粼粼月光,拂晓时雾霭飘来笼罩大地。清风引起了蝉唱,雨打丛林声音萧瑟,鸟儿渐渐狎玩近人,烟云无情自然收合。
这就修筑灵塔,建立庙宇,爱这宽广的园苑,乐此树木扶疏。走过草地。闲坐溪边,守持戒行,扶着禅杖,恬然度el,坚固林可作比况,寂灭场可以相喻。异曲奏毕忧伤起,悲愁非因落叶生,怎能委屈本意身受辱,不想显露才华去扬名。风雨聚集天地昏暗,也厌倦了聒耳的鸡鸣,幸而回避了尘世高隐在这裹,任他帝王降旨也不理。我为微妙的四辩所折服,悟到了三乘的奥妙禅理,抛开众多绳索的束缚,拂去了迷惑的尘滓,很久以来忘记了势利虚荣,希望忘掉拖累人生的妻子儿女,感喟昔日太重意气,寻觅知音的希望寄托于来年,为何远行的客人可悲,要知道哀怜自己怎有完毕。
江总的第九舅萧勃原先占据广州,江总又从会稽去依附他。
梁元帝戡平了侯景的叛乱,征用江总为明威将军、始兴内史,用郡级俸禄八百斛米给江总做路费。恰遇江陵失陷,就没有去,江总从此流落在鲎亩多年。玉塞四年,以中书侍郎的职务征召回朝,在中书省任职。屡次升迁做到司徒右长史,掌管柬宫管记,给事黄门侍郎,领南徐州大中正。又授任太子中庶子、通直散骑常侍,东宫、中正等职照旧。又调任左民尚书,转任太子詹事,中正职如旧。因为和太子长夜饮酒作乐,养良娣陈氏为女,让太子改装到江总的家襄舆陈旦幽会,皇上震怒免了逗总的官。不久任侍中,领左骁骑将军。又任左民尚书,领左军将军,未正式任命,就又因故免去。不久起用为散骑常侍、明烈将军、司徒左长史,升任太常卿。
后主即位,拜他为祠部尚书,又领左骁骑将军,参掌选事。转任散骑常侍、吏部尚书。接着调任尚书仆射,照旧参掌选事。至德四年,加封为宣惠将军,可按敷设置佐史。不久又授任尚书令,赐给他一部鼓吹乐队,加赐扶掖之人,其他职位照旧。策书上说:“呜乎,文昌整治根本,司会管治经济,韦彪被称为国家的关键,李固被比作北斗北极。何况五曹的总理,靠你主持调济,与冢宰的职责相同,专主台阁重任。由于你道德术业高超,器宇度量不凡,有美好的规行风范,仪表风度可以作为楷模,又是辞学的宗师,文明礼教能作士大夫的领袖。所以能率领六卿官员,众望所归,朝内八座重臣,以为模范影响深远,那整肃朝纲掌握政事,是我所希望的。过去我是很钦佩你的啊,请努力运用你高明的谋略,辅助我治理好国家,能不谨慎吗!”祯明二年,进封爵号中权将军。
京城陷落后,到隋朝,替皇上开设府署。开皇十四年,死在江都,这年他七十六岁。江总曾写过自叙,大略说:
历经升迁地位显赫,位至朝廷大臣,但我不贪图钱财,不想弄权受宠。我曾抚着躬圭仰天长叹说:“庄青翟官为丞相,历史上却没有记载;赵元叔衹不过是个计簿官,却荣耀地载入列传。”我自从在陈做官以来,不曾对某一人一物逢迎,不曾干预某一事。悠悠尘世中,庸俗的人,很能招来怨忿,荣枯宠辱,我不把它放在心上。太建的时候,国家权力被一群小人掌握,谄上嫉下作威作福,我几次被他们打击罢黜,无奈何逭是命运。篷主昔日在东宫,爱好文艺,早年我承蒙超拔,感戴恩德矢志效力。后主嗣位以后,时常错爱给我厚恩,我得以标榜于朝廷,掌握众多功业,八法六典,无不归我统管。早年置武帝策封荀公曾时说道:“周朝的冢宰,就是当今的尚书令。”又何况我才能未及古人一半,如此尸位素餐。晋太尉陆远说:“用我做三公,可见天下没有贤人了。”轩车冕服是无意中获得的,哪裹是预先求取的呢?
幼年时信奉佛教,二十多岁,进钟山到灵堕壹拜则法师受了菩萨戒。晚年在陆为官,与摄山布上人交游,深深领悟了佛教关于苦和空的禅理,越加注意修炼,心裹长存善念,对万物普施仁慈,稍知自勉,但不能安于淡饭粗茶的隐居生活,还是沾染了尘世的拖累,因此感到愧对平生的志愿。江总的自叙,当时的人称为实录。
江总坚持施行仁义,性情宽厚和顺。好学,会写文章,在五言和七言方面尤其擅长。然而过于浮艳,所以被后主宠爱。有许多短文小诗之类,爱好文学的人传诵吟咏,至今不绝。堕主的时代,作为首辅,不理政务,衹是每el与篮主在后院游乐,舆陈暄、孔范、王磋等十余人一起,当时称他们是“狎客”因此国家政治et益颓废,政纲法纪不能建立,若有人劝谏,就用罪名来责斥他,君昏臣乱,落得灭亡的结局。
江总有文集三十卷,都流传在世上。
他的长子名溢,字深源,颇有文采。性情桀骛放诞,恃才傲物,即使是故旧亲朋,也难免受他诋毁欺侮。历任著作佐郎、太子舍人、洗马、中书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等职。到隋朝,做了秦王的文学侍从。
他的第七个儿子名淮,任驸马都尉、秘书郎,在隋代任给事郎,直秘书省学士。
姚察字伯审,是吴兴武康人。他的九世祖名信,是吴国太常卿,在江左有名望。
姚察小时候有卓绝的品性,侍奉双亲因孝行出名。六岁,诵书万余字。幼年时不喜爱玩耍,赌赛下棋等杂耍,都不放在心上。勤学苦练,夜以继el。十二岁,就能写文章。他父亲就是上开府僧垣,在梁武帝时代有名望,皇宫裹赏赐很多,每次得到赏赐,都拿回给姚察及其兄弟们,作为游学的费用,姚察全用来购买图书,因此见闻日益渊博。十三岁,梁简文帝当时在束宫,很重视文章义理,就带着他到宣猷堂听讲和参加论辩,被学者称赞。等到简文帝嗣位,更加对他礼遇。起用他为南海王国的左常侍,兼司文侍郎。授予他为南郡王行参军,兼尚书驾部郎。
当梁朝王室丧乱时,姚察在金陵随双亲回乡。当时东部由于战争加上饥荒,人们相食,无处买粮,姚察家裹人多,都到外面采野菜来吃。姚家常常经过艰难险阻,寻找供养家人的财物,粮食才能维持没断。他又总是把自己的那份省下来给弟弟妹妹们,以至于亲朋戚友断粮少食的都予以照顾,自己衹有以食野菜为美味了。在荒年离乱中,他坚持学习不止。
元帝在荆州即位,他父亲与朝臣一律前往中书省听用,元帝授予姚察任原乡县令。当时县内萧条,流亡在外的人没有回来,姚察减轻了赋税徭役,勉励耕种,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人们至今称颂他。
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与姚察深相爱重,上表任姚察为佐著作,跟随他一起撰史。永定初年,授予他为始兴王府功曹参军,不久补为嘉德殿学士,转中卫、仪同始兴王府记室参军。吏部尚书徐陵当时领著作,又引荐他任史佐,连徐陵的让官致仕等表,都请姚察来写,徐陵看到姚察写的文章叹息说:“我不如他啊。”太建初年,补为宣明殿学士,授散骑侍郎、左通直。不久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到北周。江左的年老旧交先在关右的,都倾慕他。沛国的刘臻私下n公馆询问汉书中的疑难之事十多条,姚察都给他分析,全是有经典依据的。刘臻对亲近的人说“盛名之下必定没有虚假的贤士”姚察写的西聘道里记,所记的事很详细。
出使回来,补为东宫学士。于时期济阳的江总、吴国顾野王、陆琼、堂弟堕瑜、河南的褚玠、北地的傅纬等人,都凭着才学好,早晚欢聚侍奉东宫。姚家常谈论著作方面的问题,都被众人信奉推重。太子深加礼遇,感情超过那些同僚,宫内所须的重要文件,都交给姚察起草。又屡次让他与野王递相设间经典和治国方略,经常受到赞赏鼓励。
调任尚书祠部侍郎。这个机构职责是掌管天地宗庙等祭祀活动,从前魏王肃奏请祭祀天地时,设置宫悬乐以及八佾舞,这以后都沿袭下来没有创制新乐舞。梁武帝认为对人的礼繁,对神的礼简,古代又没有宫悬乐的记载。陈初年承袭梁的礼仪,没有增减。高宗想设置完备的祭祀乐礼,让有关部门讨论,认为梁武帝的做法不对。当时博学的名儒、首辅重臣,都迎合皇上的意思,一致同意皇上的意见。姚察却广泛引证经典,独排众议,坚持认为梁的乐礼是对的,当时群臣吃惊,没有谁不惭愧佩服,仆射徐陵于是改变而赞同姚察的意见。姚察不苟同时俗,都与逭事相仿。
授予宣惠宜都王中录事参军,带东宫学士。又历任仁威淮南王、平南建安王这两个王府的谘议参军,因为守母丧而离职。不久起用为戎昭将军,主持撰写梁朝的史事,坚持推辞而未获准。后主继位,命他兼任东宫通事舍人,将军和知撰史的职位不变。又命他专门掌管优册谧议等动笔墨的事。至德元年,授为中书侍郎,又转任太子仆,其他职位照旧。
当初,梁衰微灭亡时,姚察的父亲僧垣流亡到垦宣,型瞳粗食布衣,不听音乐,到逭时父亲的死讯由使者带到江南。当时姚察为母亲韦氏守丧刚除丧服,后主因为姚察瘦弱,怕他到远方奔丧伤害身体,就暗地派中书舍人司马申到姚察的家裹致丧,屡次命司马申特加劝解,以后又派司区空去说明皇上旨意告诫型瞳说:“得知你近来哀伤遇度,很是因此忧虑。卿如果独去远方,祭奠父亲,伤身丢命,是圣教不允许的。应该稍行祭奠而节哀,来保持礼仪。忧思已深,所以我才有这样的安排。”
不久以忠毅将军的职务起用,兼束宫通事舍人。型瞳一心想守完父丧,一次又一次地陈情辞让,都得不到允许。他又上表,大致说:“我家裹遭祸,灾殃齐来,我偷生时曰,就是想尽人子的情和礼。而我体弱多病,又加上服丧期间不祥之身,不可能和人们一样。我将守满父丧,怎能希望得到朝廷特别的恩顾,担任官职。若接受圣上遣一恩宠,我更加感到羞愧。而且宫门襄的事隐微难明,进奏频繁,岂能是这样一个因丧伤心的人适合参预的。诚望大德的明主怜悯我的孝心,以理裁夺,使我这个病弱的人得以喘息,度完我的余生。”诏书答覆说:“奏表阅过,悉知,我很感动。你品行淳厚学识渊博,声誉向来很高,理由本就顺情顺礼,并不是感于你的文笔。衹是到承华殿参预政务,是我深切期盼的,请答应这一不情之请,不要推辞了。”当即命他知着作郎事。服丧期满,就授予他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
姚察连连守丧,加上斋素日子长,从除丧服后,又添了喘病。后主曾单独召见,看到姚察骨瘦如柴,不禁伤感,就对姚察说:“朝廷爱惜你,你也应该顾惜自己,已吃素多年,可以停了长斋吧。”又派度支尚书王瑗宣旨,特别予以安慰劝说,让王瑗陪姚家用晚饭。亲写敕书说:“你瘦弱到逭地步,吃素多年,不要衹用一餐这样的饭,违背调养,若能听从我的话,那就很好。”姚察虽然接受这一手令,但还是坚守原来的誓。
又下诏授予他秘书监,照旧领著作,他多次进表辞让,都被好言回绝。姚察在秘书省大量修订,又奏请撰写中书表集。任散骑常侍,接着授度支尚书,一月后调任吏部尚书,领著作等职不变。姚察既有渊博的经典知识,又尤其擅长写人物,甚至于人物有关的姓氏来历,宗族分支,官职婚嫁,兴亡盛衰,全都叙述,没有错漏。而且审核辨析历史上难题的职务,当时人们长久以来以梓匠称他,等到调任吏部,正合他们的愿望。当初,吏部尚书蓝征调任中书令,后主正要选择合适的人接替,尚书令江总等人都推荐姚察,皇上答覆说:“姚察不衹是学问好,操守品行也高,任典选职务的难得人才,现在得到了。”就亲笔草写诏书,读给姚察听,姚察尽力辞让。
一天皇上召姚察到宫襄谈论选官的事,姚察流泪叩拜请求说:“我是山野间低下的阶层,身份才能都平庸,情怀不高远,不追求美好前途。近来愧据职位,早知过分,衹因曾依附东宫,恩惠枉赐。现在滥充朝位,不是因才能而被推举,即使陛下是特地提拔我这庸碌浅薄的人,那又怎么端正朝列呢?我的九世祖姚信,在前代名望很高,当时仅升到选部,从这以后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我能遇到提拔,沐浴圣恩,多次升任我不该占据的位置,我总想到这会妨碍贤士入朝。我虽然没有见识,但也稍能自知,言行所追求的,并不想富贵荣华,哪裹想到造选拔官员的要职,错委给我这个不才的人呢。况且圣上英明,事业高过前代,贵族世家,朝廷名臣,若授受恰当,才算足称职的。我过去就理解教义,明白我是肯定不行的。”后主说:“选择官员的事,是台臣的一致意见,从前毛玢胸襟高洁,卢毓品行端正,王蕴因主选而得到封地,山涛推举而不遣人才,对你来说,一定兼有这些人的美德。而且我与你虽然按礼仪是君臣有别,但情分非比寻常,评判人推举人的事,我深望能托付给你,你也就不要感到惭愧而要明智些。”
姚察身居显要,很是注意清正廉洁,并且在俸禄以外,一律不收财物。曾经有个门生不敢送厚礼,衹送一端南布、一匹花练。姚察对他说:“我的衣服,衹是麻布蒲练,这些东西对我没有用处,既然要诚心交往,请不要如此烦劳。”这个门生好言请求,还是希望他收下,姚察严厉地把他赶走了,于是下属们没有谁敢送礼。
陈灭亡后到隋朝,开皇九年,文帝下韶授予他秘书丞的职务,另外命他写完梁、陈两代史。又命他为朱华合长参。文帝了解到姚察吃素,便在某一天单独召进内殿,赐给果菜。文帝指着姚察对朝臣说:“我听说姚察学问品行当今无人能比,我平定陈衹得到这一个人。”开皇十三年,承袭父职封为北绛郡公。姚察以前出使周的时候,才得机会与父亲僧垣相见,临别时,死去活来,现在承袭父职,更加悲伤,见到遣情形的人无不为他伤心。
姚察幼年曾到钟山明庆寺尚禅师那裹受菩萨戒,等到在陈做官,俸禄都捐给寺裹作修建用,又为禅师补立石碑,碑文写得遒劲华丽。到现在,看到梁时的国子祭酒萧子云写在这个寺裹的禅斋诗,看完后很伤感,就和着萧子云的诗韵,写了一首述怀诗,语言哀切,僧人和俗众更加以此称颂他。
为后母杜氏守丧,解去职务。在服丧期间,有白鸠在门上筑巢。
仁寿二年,诏令说:“前秘书丞北绛郡开国公型瞳,勤学待问,精通群典,注意本身道德的修养,到老不变,虽在丧哀之中,也应根据情理,可以任员外散骑常侍,封号照旧。”又命他为晋王昭的侍读。
灯童当初在束宫,继塞屡次被召见,询问典籍。刚即位,就下诏授姚察为太子内舍人,其他职务照旧。皇上乘车巡游时,总是姚察作侍从。等到改变朝廷服饰冠冕,修正朝廷仪式,在皇上身边应答的,衹有姚察一个人罢了。
在七十四岁时,大业二年,死于东都,遣命薄葬,一定要遵从省俭。遣书大略说:“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普通读书人,自然有平常的生活原则。我想用佛衣装殓,全用粗布,以土盖身,又怕你们这些人不忍心这样做,如果一定不这样做,也衹要薄松木板做的棺材,衹要能放下身体,用土把棺材埋住就行了。下葬那天,祇用不装饰的车,把灵柩送到墓地北边就行。我在梁伐,当时十四岁,到钟业明庆寺堂里面那裹受了菩萨戒,从此深深地领悟了苦空的惮理,稍知回向的禅理。曾经住在山寺,一离尘世便忘了归来。等到在堕做官,众名流就褒扬了我的名声,加上当时君王厚待,在仕途上就到了显赫地位。从到堕翅以来,又受圣上恩泽。这已是被人世拖累,我的本意不能实现。况且我习惯素斋五十多年,已是经历多年,照旧不变。死后,不要立灵位,衹设个小床,每天献上清水,六斋就献上素斋果菜,根据家裹实情来办,不要另买。”
当初,逃塞希望读一藏佛经,都已读完想通,临死时,竟无痛苦,祇是面向西方端坐,正念着,说“一切空寂”之后身体变得柔软,脸色像平常一样。
朝廷吊唁,助丧物品很丰厚。
生性极孝,有人伦明识。恬淡谦虚,不用自己的长处矜夸于人。整天恬静,衹把读书作文当作乐事,对于三坟五典等书籍没有不看的。每当有著述,多用新奇的观点材料,是别人没见过的,都注重丰富广博。而且专心写书,头发白了也不疲倦,亲手抄录,没有停的时候。尤其爱好研究历史。审查订正文字,精采丰富,即使年老也不减。又熟悉佛教经典,他写的寺塔和众僧的文章,特别漂亮精彩。任职时多引荐人,衹要有一点长处的人,无不称赞推举。若非分求取官职的,都按理打发回去。尽心侍奉皇上,自己知道的没有不去做的。对于朝廷机密,从不泄露。而且受皇上恩宠很重,朝士瞩目,很想退避求静,回避声望权势。以清心洁行的标准来自处,财产总是空乏,有人劝他经营生计,他笑着不回答。恭谨对待亲人和部属,诚恳对待朋友,他所得的俸禄和赏赐,都拿来周济别人。
后主所写的文章,篇幅很多,就另抄一本给姚察,有问题的地方全让他订正好,姚察也尽心侍奉皇上,事情毫不隐瞒。后主曾缓缓地对朝臣们说:“姚察学问深见识广,文章和对古书的识见,在古人中,也难找到与他相比的,在现在,完全可以做楷模。而且答问时非常详尽清晰,听来教人忘记疲劳。”姚察每次写文章,皇上都要他送上副本,皇上说:“我对于姚察的文章,并不祇是玩味不停,更因为这是一个宗师巨匠。”
徐陵名望高过一代,每每一见姚察的文章,尤其推重。他曾经对儿子徐俭说:“姚学士德行学问超过前人,你可以把他当作老师。”尚书令江总与姚察尤其友好,每次有文章写出来,一定先送给型瞳看一看,这样以后才采用。丝缠任詹事时,曾写登宫城五百字的诗,那时副君和徐陵以下众名人都写了这一题材。徐公后来对江总说:“我写的和弟五十韵,编在弟的集子裹。”等到辽塑编排文章,没有挑塞和的诗,就向姚塞说了涂堕的意思,他对逃塞说:“你才高博学,希望能让我的文集增添光彩,现在要请你和五百字,用来与徐侯的诗章并美。”姚察谦逊没写,丝总说:“如果得不到你这首诗作,我的诗也得抽出来了,这又违背了徐公的寄文美意,怎能让这事两失。”姚察不得已,就写了付上。被同行推许,都像这事。
所著的漠书训纂三十卷,说林十卷,西聘、玉玺、建康三钟等记各一卷,都尽量清楚丰富,以及文集二十卷,都流行于世。姚察所写的梁、陈史虽然没有完成,隋文帝开皇年间,派内史舍人虞世基找到底稿,并且献给皇上,现存在内殿。梁、陈两代史稿多半是姚察所写,那中间的序论和纪、传有些缺漏的,他临死时,屡屡将体例遣教儿子思廉,要他多方询访继续写完,思廉哭着照办。
思廉在陈任衡阳王府法曹参军,转任会稽王主簿。到隋,补驻王府行参军,掌记室,接着任回盟郡司法。、大业初年,内史诗郎虞世基举荐墨虚续成凿、速二代史,从逭以后,渐渐完成了补续的任务。
史臣曰:江总具备美好的风范和高贵的气质,又以文采增色,等到他成为六部官员的首脑,正合全体朝臣的愿望。 史臣的先父保持美德,使各行各业都感觉到他的光采,可以用来整肃风气习俗,可以用来使人伦淳朴。至于九流、七略的书,名山石室的记载。汲郡、孔堂的书,玉箱金板的珍贵文章,没有不尽求深奥主旨,全都探索了那些疑难,所以能为人师长,朝臣把他当作楷模。已历任要职后,国家朝廷的典章制度,古今书籍和历史上的疑难问题,后主都选我的先父来辨析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