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文学 www.pmwx.net,门阀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翠燕卷飞,沿着柳树两侧婉转追逐,四辆牛车穿行于其中。赶车的车夫精神抖擞身披白袍,劈啪空鞭你起我伏,来回盘旋于青绿丛中。
待行至一座青山前,车队停顿。
首车辕上的高大白袍,抬首看了一眼前方,浓眉尽舒,回头笑道:“小郎君,到咯!”
帘张。
月白单衫自帘中飘出一角,随后踏出一个绝美郎君,纵着剑眉抬眼四掠,见得山前青石道边熙熙攘攘停着不少牛车,微微一笑,说道:“三官大帝香火好旺!”
车夫摸着头嘿嘿笑道:“可不是嘛,咱们由拳三元殿,在整个吴郡皆是有名。”稍顿,他想了想,再道:“嗯,不过小郎君,听说吴县太滆寺也挺灵验……”
“来福,三官大帝面前休得胡言!”一个声音自车后传来。
“哦,主母……”
车夫面色一红,神色讪然,赶紧提了小木凳想迎郎君下车。谁知那美郎君却洒然一笑自车辕一跃而下,随后便朝着后面一群莺红燕绿迎去,边走边道:“娘亲,儿子陪你上山!”
领头的中年俊妇笑道:“虎头,到得三官大帝面前,自然得上山尽柱香,只是你尚有事在身,若是耽搁不得,待回来时再去亦不迟,娘亲有巧思她们陪着就成!”
美郎君笑道:“无妨,碎湖持我名刺去即可。”
打扮与别婢不同的美婢踏前半步,浅身道:“是,小郎君!”随后再向中年俊妇万福道:“主母,碎湖先行告辞!”说着便向后车碎步行去,身后跟着两名带刀白袍。
这群人正是华亭刘氏,此番刘氏母子皆至,刘氏至此是为给三官大帝进香祈福。而刘浓原本想去由拳见见丁府君询问田籍之事,可半途却改了主意,现下碎湖是内外管事,不如让她先行料理。况且由拳尚有李催在,就算她不方便出面,亦可由李催代行。那丁府君是庶族出身,两家打交道足有五年且相互和气,此次想来理应无甚大事,便想陪着娘亲上山,尽尽孝心。
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最早的道教天神)。初为东汉张陵创立天师教所供奉,再经由其子孙张衡、张鲁承扬。张鲁更是以教首身份自治益州汉中等地长达二十来年,最后为魏武曹操击破其政权。张鲁虽降曹,天师教徒却得以离开益州,向洛阳长安等地漫延,分为两个派系:天师,五斗米。衣冠南渡后,天师教入江南,统称五斗米道。
山林清幽,宽阔整齐的青石阶上,往来皆是士庶秀丽女眷。因见刘浓风姿绝美,便纷纷驻足观看,幸而此地乃是三官大帝道场,不然又定是一场围观。
刘氏乐得眼睛都开了花,而刘浓已被看的习惯成自然矣。
故作未知,扶着娘亲边行边打量景色,但见沿着青石路两侧皆植着翠松,在其树杆则挂着别致的小木牌。走近一观,但见木牌上拓着列列字迹,细细一瞅,竟是道家玄论:不欲视之,比如不见,勿令心动;此“动”何解?翻开木牌,只见牌下搁有符箓。
刘氏见儿子似乎挺感兴趣,便笑道:“这些符箓皆得三官大帝赐福,若是有人自问能答木牌所问,便可伸手取至观中对答。虎头,你要不要试试?”
“罢了,娘亲!”
刘浓微笑摇头,携着娘亲继续往上,一路所见这种木牌,皆是张陵所著《老子想尔注》内容,摘取的言论亦不与老、庄冲突,容易被世家门阀接受。便见已有不少世家子弟皆在看牌凝思,或有人取,或有人摇首而走。心道:难怪五斗米道在江东发展至鼎盛,看来已将眼光由平民转移至世家,而这山中往来之人已有不少世家女眷。嗯,润物细无声哪……
牌楼极是清奇,不着琉璃色彩,反倒颇似泼墨山水,只作黑与白。刘浓淡然而笑,此道观的观主倒是个人物,不知是为迎合世家投其所好呢,还是自身便是个风雅人士。
徐徐入内,但见其中建筑亭台迂回,青潭四布,不似道观更若庄园。前后共计三进三落,东西两方皆有厢房,唯余正中内腹为三元正殿。
前进院落有巨大香炉,一大群信众在此供香,辩其穿着皆是平民。此时,一个小道僮迎上前来,笑问:“敢问道信是那家郎君?”
刘氏唯恐儿子说错话,便抢先笑道:“华亭刘氏,前来供奉三官大帝!”
小道僮淡声再道:“原是华亭刘氏,不知刘郎君可是我三官大帝道信?”
刘浓心中微奇,面色却丝毫不改,淡然笑道:“不知,道僮何意?”
小道僮笑道:“若刘郎君是道信,可由左侧入三元殿进奉三官大帝;若刘郎君只是携家眷前来,便可由右侧而入,至清风亭饮茶安待!”
咦!
尚区别对待!
刘浓细细的打量着这个小道僮,年约十三四岁,长得眉清目秀,眼睛乌溜溜的极是灵动;有心尝试其中不同,遂笑道:“先拜三官大帝再饮茶,可否?”
小道僮眼睛一转,脆声笑道:“可则可矣,然,刘郎君需知: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既见三官,若心中无存,何意?不若至清风亭饮茶吧。”
刘浓笑道:“既是如此,便至清风亭吧!”
闻言,刘氏暗中松得一口气,此观极讲心诚,儿子未受三官大帝心印,是以算不得道信。深怕他与人争辩,冲撞了三官大帝,赶紧拉着他笑道:“虎头,你在亭中稍候一个时辰,若是不耐亦可四处走走,清风亭有几处地方景色颇是雅致呢……”
这时,小道僮伸手一招,再度跑来个小道僮,朝着刘氏行了个道礼,便引着刘氏与巧思四婢由左侧而入三元殿。而那眼睛晶亮的小道僮则将手一摆,笑道:“刘郎君,且随我来!”
道僮在前,刘浓在后。
小道僮时不时的回头,似乎深怕其突地闯至三元殿去。刘浓心中好笑亦不与其计较,五斗米道传道时,常演示以术法,非道信不可观之。
这小道僮是怕我偷窥呀!
穿弄出巷,猛地入眼清凉,呈现一片曲水环绕的亭台,其间古松隐隐,鸟栖于上嘤嘤清鸣。亭中不见帷幔,阵阵清风徐拂,撩得亭中之人袍角纹展如旗。
三三两两相聚,皆是男子,或对弈、或交谈,应是携家眷前来的世家子弟。
刘浓漫掠一眼,见最边缘处尚有一方小亭空着,便度步而至。来福将苇席铺了,再将便携矮案摆上,笑道:“小郎君,要煮茶吗?尚有一个时辰!”
刘浓笑道:“不必了!”
慢慢的倚在亭角,眼光则逐着山间野景。此亭建得颇险,突出悬崖一半,可如此一来视野却极阔,但见云蒸霞蔚,洒落山颠作青黄。
遥遥的,有雁成行。
正闲漫着,突地眼神一凝,只见在右下方,飞瀑突泻激得潭水漫雾似潮,在那瀑边一侧有人正跪于飞石上朝着云海顿拜。其极是虔诚,每一跪拜皆是深深,山风掠起... -->>
翠燕卷飞,沿着柳树两侧婉转追逐,四辆牛车穿行于其中。赶车的车夫精神抖擞身披白袍,劈啪空鞭你起我伏,来回盘旋于青绿丛中。
待行至一座青山前,车队停顿。
首车辕上的高大白袍,抬首看了一眼前方,浓眉尽舒,回头笑道:“小郎君,到咯!”
帘张。
月白单衫自帘中飘出一角,随后踏出一个绝美郎君,纵着剑眉抬眼四掠,见得山前青石道边熙熙攘攘停着不少牛车,微微一笑,说道:“三官大帝香火好旺!”
车夫摸着头嘿嘿笑道:“可不是嘛,咱们由拳三元殿,在整个吴郡皆是有名。”稍顿,他想了想,再道:“嗯,不过小郎君,听说吴县太滆寺也挺灵验……”
“来福,三官大帝面前休得胡言!”一个声音自车后传来。
“哦,主母……”
车夫面色一红,神色讪然,赶紧提了小木凳想迎郎君下车。谁知那美郎君却洒然一笑自车辕一跃而下,随后便朝着后面一群莺红燕绿迎去,边走边道:“娘亲,儿子陪你上山!”
领头的中年俊妇笑道:“虎头,到得三官大帝面前,自然得上山尽柱香,只是你尚有事在身,若是耽搁不得,待回来时再去亦不迟,娘亲有巧思她们陪着就成!”
美郎君笑道:“无妨,碎湖持我名刺去即可。”
打扮与别婢不同的美婢踏前半步,浅身道:“是,小郎君!”随后再向中年俊妇万福道:“主母,碎湖先行告辞!”说着便向后车碎步行去,身后跟着两名带刀白袍。
这群人正是华亭刘氏,此番刘氏母子皆至,刘氏至此是为给三官大帝进香祈福。而刘浓原本想去由拳见见丁府君询问田籍之事,可半途却改了主意,现下碎湖是内外管事,不如让她先行料理。况且由拳尚有李催在,就算她不方便出面,亦可由李催代行。那丁府君是庶族出身,两家打交道足有五年且相互和气,此次想来理应无甚大事,便想陪着娘亲上山,尽尽孝心。
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最早的道教天神)。初为东汉张陵创立天师教所供奉,再经由其子孙张衡、张鲁承扬。张鲁更是以教首身份自治益州汉中等地长达二十来年,最后为魏武曹操击破其政权。张鲁虽降曹,天师教徒却得以离开益州,向洛阳长安等地漫延,分为两个派系:天师,五斗米。衣冠南渡后,天师教入江南,统称五斗米道。
山林清幽,宽阔整齐的青石阶上,往来皆是士庶秀丽女眷。因见刘浓风姿绝美,便纷纷驻足观看,幸而此地乃是三官大帝道场,不然又定是一场围观。
刘氏乐得眼睛都开了花,而刘浓已被看的习惯成自然矣。
故作未知,扶着娘亲边行边打量景色,但见沿着青石路两侧皆植着翠松,在其树杆则挂着别致的小木牌。走近一观,但见木牌上拓着列列字迹,细细一瞅,竟是道家玄论:不欲视之,比如不见,勿令心动;此“动”何解?翻开木牌,只见牌下搁有符箓。
刘氏见儿子似乎挺感兴趣,便笑道:“这些符箓皆得三官大帝赐福,若是有人自问能答木牌所问,便可伸手取至观中对答。虎头,你要不要试试?”
“罢了,娘亲!”
刘浓微笑摇头,携着娘亲继续往上,一路所见这种木牌,皆是张陵所著《老子想尔注》内容,摘取的言论亦不与老、庄冲突,容易被世家门阀接受。便见已有不少世家子弟皆在看牌凝思,或有人取,或有人摇首而走。心道:难怪五斗米道在江东发展至鼎盛,看来已将眼光由平民转移至世家,而这山中往来之人已有不少世家女眷。嗯,润物细无声哪……
牌楼极是清奇,不着琉璃色彩,反倒颇似泼墨山水,只作黑与白。刘浓淡然而笑,此道观的观主倒是个人物,不知是为迎合世家投其所好呢,还是自身便是个风雅人士。
徐徐入内,但见其中建筑亭台迂回,青潭四布,不似道观更若庄园。前后共计三进三落,东西两方皆有厢房,唯余正中内腹为三元正殿。
前进院落有巨大香炉,一大群信众在此供香,辩其穿着皆是平民。此时,一个小道僮迎上前来,笑问:“敢问道信是那家郎君?”
刘氏唯恐儿子说错话,便抢先笑道:“华亭刘氏,前来供奉三官大帝!”
小道僮淡声再道:“原是华亭刘氏,不知刘郎君可是我三官大帝道信?”
刘浓心中微奇,面色却丝毫不改,淡然笑道:“不知,道僮何意?”
小道僮笑道:“若刘郎君是道信,可由左侧入三元殿进奉三官大帝;若刘郎君只是携家眷前来,便可由右侧而入,至清风亭饮茶安待!”
咦!
尚区别对待!
刘浓细细的打量着这个小道僮,年约十三四岁,长得眉清目秀,眼睛乌溜溜的极是灵动;有心尝试其中不同,遂笑道:“先拜三官大帝再饮茶,可否?”
小道僮眼睛一转,脆声笑道:“可则可矣,然,刘郎君需知: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既见三官,若心中无存,何意?不若至清风亭饮茶吧。”
刘浓笑道:“既是如此,便至清风亭吧!”
闻言,刘氏暗中松得一口气,此观极讲心诚,儿子未受三官大帝心印,是以算不得道信。深怕他与人争辩,冲撞了三官大帝,赶紧拉着他笑道:“虎头,你在亭中稍候一个时辰,若是不耐亦可四处走走,清风亭有几处地方景色颇是雅致呢……”
这时,小道僮伸手一招,再度跑来个小道僮,朝着刘氏行了个道礼,便引着刘氏与巧思四婢由左侧而入三元殿。而那眼睛晶亮的小道僮则将手一摆,笑道:“刘郎君,且随我来!”
道僮在前,刘浓在后。
小道僮时不时的回头,似乎深怕其突地闯至三元殿去。刘浓心中好笑亦不与其计较,五斗米道传道时,常演示以术法,非道信不可观之。
这小道僮是怕我偷窥呀!
穿弄出巷,猛地入眼清凉,呈现一片曲水环绕的亭台,其间古松隐隐,鸟栖于上嘤嘤清鸣。亭中不见帷幔,阵阵清风徐拂,撩得亭中之人袍角纹展如旗。
三三两两相聚,皆是男子,或对弈、或交谈,应是携家眷前来的世家子弟。
刘浓漫掠一眼,见最边缘处尚有一方小亭空着,便度步而至。来福将苇席铺了,再将便携矮案摆上,笑道:“小郎君,要煮茶吗?尚有一个时辰!”
刘浓笑道:“不必了!”
慢慢的倚在亭角,眼光则逐着山间野景。此亭建得颇险,突出悬崖一半,可如此一来视野却极阔,但见云蒸霞蔚,洒落山颠作青黄。
遥遥的,有雁成行。
正闲漫着,突地眼神一凝,只见在右下方,飞瀑突泻激得潭水漫雾似潮,在那瀑边一侧有人正跪于飞石上朝着云海顿拜。其极是虔诚,每一跪拜皆是深深,山风掠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