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文学 www.pmwx.net,我的三国我当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用。”刘墉微笑道,“再射!”
二十多架抛石机不断齐射,大石如暴雨般倾泻而下,石头磊成的寨墙虽坚固却也支撑不住,转眼间便塌了一大段,而落进寨中的则更具威力,不仅里面的匪兵,包括牲畜、房屋,瞬间便被砸了个稀烂。
“左右是个死,冲出去拼一下还有活命的机会。”杜充、张霸叫道,趁着发射的间隙带着没伤的几个匪徒冲了过来。
董袭等众军冷眼看着,待匪徒进入射程,弩箭一并齐发,立时将这些人射成刺猬。而后周仓方带人冲了进去,只见里面的匪徒不是死就是残,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刘墉虽说对血腥的场面早就见怪不怪了,但那仅限于杀猪宰羊等牲畜,对杀人却没有多少免疫力,这也是他的一个缺点吧,心不够狠,手不够毒,因而他交代了几句后便早早地离开了。
董袭带着手下打扫战场,将山寨中值钱的东西席卷一空,押着一些还没死的匪徒回到城中,禀告虞翻后都拉出去先游街示众,然后当众斩首,以告慰那些屈死的冤魂。众乡民看在眼里,无不拍手称快。
虞翻又发布文告,并四处传话,展开政治攻势,催促周边县府的土匪下山投诚。言道首恶必惩,其他的一般匪徒只要没有大恶,皆既往不咎。而此次剿匪的成功也极大的震慑了那些顽匪,或下山投降,或远遁他乡,县城周边顿时清静了下来。现今的富义,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终于可以行进在发展的快车道上了。
农业是基础,但一个城市的稳定和发展最主要的还得靠经济,何况屯田前期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因而,发展制造业、商业仍是刘墉定位的富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由县府设立的银行成效显著,吸引了不少存款。而超低的税赋和安定的投资环境也使更多的富户拿出钱来投资办厂,因而兵刃厂、农具厂、编织厂、日用品厂、手工艺品厂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妇女们在家纺线织绸做的衣物也由县府统一收购,运销外地。可以说,整个县城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刘墉看在眼里,喜上眉梢。
然而作为一县总管的虞翻却显得忧心忡忡,这几日多次召集各处屯田主事开会商议,最后又将刘墉找来。虞翻道:“刘公子,老夫和各位屯田主事多番探商,均对公子力推的兴商办厂之举深有忧虑,公子可否听在座诸公一言?”
刘墉正自春风得意,闻听此言不由一愣,向在座的各位拱手道:“诸公请说,刘墉洗耳恭听。”
一位主事先道:“公子,屯田是你先行倡导,大力推行的。但如今你却着力于商业和制造,将屯田之事远远抛在脑后,在下以为这是舍本逐末。管子有云,‘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公子不可不知啊。”
另一个主事接着道:“‘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若民不力田,墨乃家畜,国家难治,三疑乃极,是谓背本反则,失毁其国。公子急功近利,本末倒置,久之必有祸害。”
刘墉这个半吊子只知部分古文,大多又是一知半解,听得一头雾水。虞翻见状便解释道:“这位主事引用的是《吕氏春秋?上农》中的一段话,意思是说上古圣王教导我们,农业是社稷之本。如果百姓不致力于农作,家畜就会减少,国家就难以治理。农、工、商之间混乱之极,这就叫背弃了根本,国家便有覆亡的危险。”然后又对其他人道,“刘公子来自西域,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诸位就不要引用古语了,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刘墉并不是不重视农业,也不是不知道农业的重要性,只是没分清先后主次和轻重缓急,因而委屈道:“诸公,在下并没有蔑视农业之意,更没有轻视农业之举。在下也知农业乃立国安民之本,俗话说得好,‘地实则粮丰,粮足则天下稳’。在下想,只有农、工、商三者鼎足而立,相互促进,才能国家富强、百姓富裕。”
“公子此言差矣。何谓三者鼎足?如今大多百姓都去作坊、工厂务工,田土就快没人来种了!”
“不会吧?”刘墉大吃一惊道,“咱们先前的屯田不是很见成效吗?而且拍卖田地也是应者如云,怎么会没有人来种了?”
另一管事忿然道:“公子,那是以前的事了。以前农户只有栽桑种田一条路,加上县里又减免了赋税,因而大家心里有了盼头,干起农活热火朝天。可如今呢?在公子鼓动下开办了大量的商铺、作坊,因为厂多人少的缘故,为吸引工人,这些厂子都开出了极高的工钱。那些佃户可精明着呢,都放下手中的农活不种而去厂里务工,可怜那些有地之人,自己脱身不得,真是欲哭无泪啊。”
虞翻也叹了口气道:“以贫求富,务农不如作工,做工不如经商,这是太史公早有的定论。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就是说,农业是一切的根本,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世上没有其他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老夫也知公子并非抛弃农耕,只是太过热心于商业和制造,这是有极大隐患的。若百姓弃农经商,或弃农务工,地里的收成便会减少许多。这要在国家米粮充盈时倒算不得什么大问题,可是当今天下颇不... -->>
“不用。”刘墉微笑道,“再射!”
二十多架抛石机不断齐射,大石如暴雨般倾泻而下,石头磊成的寨墙虽坚固却也支撑不住,转眼间便塌了一大段,而落进寨中的则更具威力,不仅里面的匪兵,包括牲畜、房屋,瞬间便被砸了个稀烂。
“左右是个死,冲出去拼一下还有活命的机会。”杜充、张霸叫道,趁着发射的间隙带着没伤的几个匪徒冲了过来。
董袭等众军冷眼看着,待匪徒进入射程,弩箭一并齐发,立时将这些人射成刺猬。而后周仓方带人冲了进去,只见里面的匪徒不是死就是残,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刘墉虽说对血腥的场面早就见怪不怪了,但那仅限于杀猪宰羊等牲畜,对杀人却没有多少免疫力,这也是他的一个缺点吧,心不够狠,手不够毒,因而他交代了几句后便早早地离开了。
董袭带着手下打扫战场,将山寨中值钱的东西席卷一空,押着一些还没死的匪徒回到城中,禀告虞翻后都拉出去先游街示众,然后当众斩首,以告慰那些屈死的冤魂。众乡民看在眼里,无不拍手称快。
虞翻又发布文告,并四处传话,展开政治攻势,催促周边县府的土匪下山投诚。言道首恶必惩,其他的一般匪徒只要没有大恶,皆既往不咎。而此次剿匪的成功也极大的震慑了那些顽匪,或下山投降,或远遁他乡,县城周边顿时清静了下来。现今的富义,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终于可以行进在发展的快车道上了。
农业是基础,但一个城市的稳定和发展最主要的还得靠经济,何况屯田前期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因而,发展制造业、商业仍是刘墉定位的富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由县府设立的银行成效显著,吸引了不少存款。而超低的税赋和安定的投资环境也使更多的富户拿出钱来投资办厂,因而兵刃厂、农具厂、编织厂、日用品厂、手工艺品厂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妇女们在家纺线织绸做的衣物也由县府统一收购,运销外地。可以说,整个县城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刘墉看在眼里,喜上眉梢。
然而作为一县总管的虞翻却显得忧心忡忡,这几日多次召集各处屯田主事开会商议,最后又将刘墉找来。虞翻道:“刘公子,老夫和各位屯田主事多番探商,均对公子力推的兴商办厂之举深有忧虑,公子可否听在座诸公一言?”
刘墉正自春风得意,闻听此言不由一愣,向在座的各位拱手道:“诸公请说,刘墉洗耳恭听。”
一位主事先道:“公子,屯田是你先行倡导,大力推行的。但如今你却着力于商业和制造,将屯田之事远远抛在脑后,在下以为这是舍本逐末。管子有云,‘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公子不可不知啊。”
另一个主事接着道:“‘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若民不力田,墨乃家畜,国家难治,三疑乃极,是谓背本反则,失毁其国。公子急功近利,本末倒置,久之必有祸害。”
刘墉这个半吊子只知部分古文,大多又是一知半解,听得一头雾水。虞翻见状便解释道:“这位主事引用的是《吕氏春秋?上农》中的一段话,意思是说上古圣王教导我们,农业是社稷之本。如果百姓不致力于农作,家畜就会减少,国家就难以治理。农、工、商之间混乱之极,这就叫背弃了根本,国家便有覆亡的危险。”然后又对其他人道,“刘公子来自西域,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诸位就不要引用古语了,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刘墉并不是不重视农业,也不是不知道农业的重要性,只是没分清先后主次和轻重缓急,因而委屈道:“诸公,在下并没有蔑视农业之意,更没有轻视农业之举。在下也知农业乃立国安民之本,俗话说得好,‘地实则粮丰,粮足则天下稳’。在下想,只有农、工、商三者鼎足而立,相互促进,才能国家富强、百姓富裕。”
“公子此言差矣。何谓三者鼎足?如今大多百姓都去作坊、工厂务工,田土就快没人来种了!”
“不会吧?”刘墉大吃一惊道,“咱们先前的屯田不是很见成效吗?而且拍卖田地也是应者如云,怎么会没有人来种了?”
另一管事忿然道:“公子,那是以前的事了。以前农户只有栽桑种田一条路,加上县里又减免了赋税,因而大家心里有了盼头,干起农活热火朝天。可如今呢?在公子鼓动下开办了大量的商铺、作坊,因为厂多人少的缘故,为吸引工人,这些厂子都开出了极高的工钱。那些佃户可精明着呢,都放下手中的农活不种而去厂里务工,可怜那些有地之人,自己脱身不得,真是欲哭无泪啊。”
虞翻也叹了口气道:“以贫求富,务农不如作工,做工不如经商,这是太史公早有的定论。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就是说,农业是一切的根本,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世上没有其他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老夫也知公子并非抛弃农耕,只是太过热心于商业和制造,这是有极大隐患的。若百姓弃农经商,或弃农务工,地里的收成便会减少许多。这要在国家米粮充盈时倒算不得什么大问题,可是当今天下颇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