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三月街
泼墨文学 www.pmwx.net,随身带着侯府重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盛会,它既是滇西部最为古老而繁荣的贸易集市,也是理市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体育大交流的盛大节日。“赛马唱歌做买卖”是其千年不变的主题。忙碌了近一个月的众人纷纷给自己放了个假,一大早不管男女老幼都盛装打扮,结伴而行。筱瑜今天头戴色彩鲜艳的红色绣花头巾,绣花头帕上端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绒毛,如同点苍山封顶的皑皑白雪,及腰的长发绑成四发辫缠在头顶,系以大红色绒线,形如满月,一侧垂下雪白的缨穗飘飘洒洒,手上带着粗夹细的一组十几个的银手镯,仍旧一件白色右衽大襟衣,外加红色领褂和围腰,只不过围腰是用杨梅汁浸染的,中间一副蜡染的孔雀开屏,边角再用针线刺绣出一条色彩艳丽的花环,和领褂的花花草草相互呼应。
筱瑜和张家兄弟一样都是第一次看到三月街的盛况,犹如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觉得两只眼睛根本不够看。古城的主大街纵贯南北,街道两旁青瓦坡顶的白族民居、商店、作坊相联,一派古朴风貌。街道是棋盘式格局,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多为青石铺路,石头垒墙。盛装的人们在广场载歌载舞,街市里也是热闹非凡,街道两边摆满了装的满满的箩筐,也有将染布铺在地上,摆上玲琅满目的小饰品,每隔不远就会有卖小吃的,像鸡豌豆凉粉、木瓜水、牛干巴应有尽有,尤其是那乳扇在炭火上一烤,一边涂抹豆沙、巧克力、奶油、果酱等等酱料,一边用一根筷子将乳扇卷起来,再烤一烤,那味儿微酸里一股清淡的牛奶香,钻进鼻子里就让人拔不动腿,于是张家兄弟立时决定今天的逛街计划改成两轮,第一轮当然是带着小鬼头们从街头到街尾一家一家的吃。
吃饱喝足的众小孩被分成了几波,小杨氏带着部分贪玩的依旧去广场看表演和比赛;筱奶奶带着爱美的赶趟儿去挑玉石银器,在这里有句俗话叫做“看一个人家里有没有钱只需看他家的房子,看一个姑娘有没有私房钱只需看她身上的首饰”,建盖一所像样的住房,是白族人花毕生精力的大事,而爱美的姑娘们则喜欢把所有的私房钱花在淘换精美的首饰上,滇省靠近缅国,经由茶马古道运进了大量廉价的玉石,是姑娘们头上、身上首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历来月街最受女子热捧的;张家兄弟和杨大姑带领的则是庞大的考察团,分两队分别从街头和结尾开始对着手工艺摊子一家一家的逛,待到太阳快落山时才满载而归。今日月街一日游最为兴奋的便是大张,发掘了一家很有潜力的披肩生产厂家,已经越好明日去厂子里拜访,80年代初的国营企业职工还是很敬业的,在全州放假的情况下任然坚持着自己的岗位,如此热情周到的服务注定了与大张有缘,在十几年后该厂的厂长看着周围一个个倒闭的兄弟企业无不感叹当时的明智。
晚上回到家的众人还是胃满肚圆,实在是打包的小吃太多了,乐得煮妇们免了下厨的工作,只将剩的豆糕、破酥装碟摆在了正堂,肚子饿了自己去取来吃。被月街隆重盛大的场面震撼了一把的筱瑜,突发奇想的决定绣一系列的白族生活画卷,定名为“白族人的一天”,以杨新丽家为蓝本,描述了一家五口一天的生活场景,挑选了杨新丽早上起来梳妆、上山采割板蓝根、大杨氏下厨、杨绍升下田插秧、五口人在院子里染布以及拿着布匹到集市售卖这几个场景,提议一经提出,得到了杨大家热烈追捧,在杨村人心中,被大巫神教导过一年的筱瑜就是圣女的化身,能入筱瑜的绣画那是何等荣幸的事情啊,尤其是杨新丽立刻摆出了造型,臭美得令人喷饭。作为行动派的大小张从中又看到了商机,提出了获得绣品展示权的申请,展品卖不卖是作者的事,但人气一旦聚拢来了自己的商品自然就好卖了。没过几天,B市各大报纸开始陆续连载一篇游记,讲述作者以游客的身份在理市体会到的点点滴滴,秀美神秘的苍山、壮阔博大的洱海、千奇百怪的滇省十八怪和美味绝伦的滇味小吃迷倒了一众读者,引发了国内第一轮旅游热潮,也揭开了白族千百年来神秘的面纱,为张家即将开业的店铺吊足了胃口、造足了势。
“白族人的一天”是一个繁杂浩大的工程,筱瑜打算让梳妆图、下厨图这两幅小场景的绣图用发绣来制作,在昏暗闭塞的空间里,通过黑白亮色的线条描绘温馨静宜的画面;其他全部用普通苏绣来完成,清丽绝伦的湖光山色透过明快艳丽的绣线一一展现,其中场面最浩大的染布图和街市售卖图则用一副双面绣来整体呈现。倾筱瑜个人之力肯定是不能如期完成的,于是筱奶奶加入了阵营,杨新丽姐妹在做模特之余也来打打下手,她们早已经到了学习刺绣的年纪,这么庞大的刺绣工作正好可以从中系统的学习。忙了屋里的事,春耕自然使不上力了,张家兄弟便自告奋勇的包揽了筱家责任田的春耕工作,于是诸如被牛倒追、装不上犁耙、被蚂蟥叮得满田埂乱跑之类的笑话每天都层出不穷的上演,让杨村人结结实实的感受到——城里来的书生原来是这么的可乐!
愉快的乡村生活眨眼而过,等到五月中旬时,兰花交流会的举办时间已经近在咫尺,张家兄弟收拾行囊回了B市,整理随行礼品,无缘看到所有绣品的完工,但他们带走了杨村人的企盼,所有人的生活都将在这一役后改变。
“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盛会,它既是滇西部最为古老而繁荣的贸易集市,也是理市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体育大交流的盛大节日。“赛马唱歌做买卖”是其千年不变的主题。忙碌了近一个月的众人纷纷给自己放了个假,一大早不管男女老幼都盛装打扮,结伴而行。筱瑜今天头戴色彩鲜艳的红色绣花头巾,绣花头帕上端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绒毛,如同点苍山封顶的皑皑白雪,及腰的长发绑成四发辫缠在头顶,系以大红色绒线,形如满月,一侧垂下雪白的缨穗飘飘洒洒,手上带着粗夹细的一组十几个的银手镯,仍旧一件白色右衽大襟衣,外加红色领褂和围腰,只不过围腰是用杨梅汁浸染的,中间一副蜡染的孔雀开屏,边角再用针线刺绣出一条色彩艳丽的花环,和领褂的花花草草相互呼应。
筱瑜和张家兄弟一样都是第一次看到三月街的盛况,犹如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觉得两只眼睛根本不够看。古城的主大街纵贯南北,街道两旁青瓦坡顶的白族民居、商店、作坊相联,一派古朴风貌。街道是棋盘式格局,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多为青石铺路,石头垒墙。盛装的人们在广场载歌载舞,街市里也是热闹非凡,街道两边摆满了装的满满的箩筐,也有将染布铺在地上,摆上玲琅满目的小饰品,每隔不远就会有卖小吃的,像鸡豌豆凉粉、木瓜水、牛干巴应有尽有,尤其是那乳扇在炭火上一烤,一边涂抹豆沙、巧克力、奶油、果酱等等酱料,一边用一根筷子将乳扇卷起来,再烤一烤,那味儿微酸里一股清淡的牛奶香,钻进鼻子里就让人拔不动腿,于是张家兄弟立时决定今天的逛街计划改成两轮,第一轮当然是带着小鬼头们从街头到街尾一家一家的吃。
吃饱喝足的众小孩被分成了几波,小杨氏带着部分贪玩的依旧去广场看表演和比赛;筱奶奶带着爱美的赶趟儿去挑玉石银器,在这里有句俗话叫做“看一个人家里有没有钱只需看他家的房子,看一个姑娘有没有私房钱只需看她身上的首饰”,建盖一所像样的住房,是白族人花毕生精力的大事,而爱美的姑娘们则喜欢把所有的私房钱花在淘换精美的首饰上,滇省靠近缅国,经由茶马古道运进了大量廉价的玉石,是姑娘们头上、身上首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历来月街最受女子热捧的;张家兄弟和杨大姑带领的则是庞大的考察团,分两队分别从街头和结尾开始对着手工艺摊子一家一家的逛,待到太阳快落山时才满载而归。今日月街一日游最为兴奋的便是大张,发掘了一家很有潜力的披肩生产厂家,已经越好明日去厂子里拜访,80年代初的国营企业职工还是很敬业的,在全州放假的情况下任然坚持着自己的岗位,如此热情周到的服务注定了与大张有缘,在十几年后该厂的厂长看着周围一个个倒闭的兄弟企业无不感叹当时的明智。
晚上回到家的众人还是胃满肚圆,实在是打包的小吃太多了,乐得煮妇们免了下厨的工作,只将剩的豆糕、破酥装碟摆在了正堂,肚子饿了自己去取来吃。被月街隆重盛大的场面震撼了一把的筱瑜,突发奇想的决定绣一系列的白族生活画卷,定名为“白族人的一天”,以杨新丽家为蓝本,描述了一家五口一天的生活场景,挑选了杨新丽早上起来梳妆、上山采割板蓝根、大杨氏下厨、杨绍升下田插秧、五口人在院子里染布以及拿着布匹到集市售卖这几个场景,提议一经提出,得到了杨大家热烈追捧,在杨村人心中,被大巫神教导过一年的筱瑜就是圣女的化身,能入筱瑜的绣画那是何等荣幸的事情啊,尤其是杨新丽立刻摆出了造型,臭美得令人喷饭。作为行动派的大小张从中又看到了商机,提出了获得绣品展示权的申请,展品卖不卖是作者的事,但人气一旦聚拢来了自己的商品自然就好卖了。没过几天,B市各大报纸开始陆续连载一篇游记,讲述作者以游客的身份在理市体会到的点点滴滴,秀美神秘的苍山、壮阔博大的洱海、千奇百怪的滇省十八怪和美味绝伦的滇味小吃迷倒了一众读者,引发了国内第一轮旅游热潮,也揭开了白族千百年来神秘的面纱,为张家即将开业的店铺吊足了胃口、造足了势。
“白族人的一天”是一个繁杂浩大的工程,筱瑜打算让梳妆图、下厨图这两幅小场景的绣图用发绣来制作,在昏暗闭塞的空间里,通过黑白亮色的线条描绘温馨静宜的画面;其他全部用普通苏绣来完成,清丽绝伦的湖光山色透过明快艳丽的绣线一一展现,其中场面最浩大的染布图和街市售卖图则用一副双面绣来整体呈现。倾筱瑜个人之力肯定是不能如期完成的,于是筱奶奶加入了阵营,杨新丽姐妹在做模特之余也来打打下手,她们早已经到了学习刺绣的年纪,这么庞大的刺绣工作正好可以从中系统的学习。忙了屋里的事,春耕自然使不上力了,张家兄弟便自告奋勇的包揽了筱家责任田的春耕工作,于是诸如被牛倒追、装不上犁耙、被蚂蟥叮得满田埂乱跑之类的笑话每天都层出不穷的上演,让杨村人结结实实的感受到——城里来的书生原来是这么的可乐!
愉快的乡村生活眨眼而过,等到五月中旬时,兰花交流会的举办时间已经近在咫尺,张家兄弟收拾行囊回了B市,整理随行礼品,无缘看到所有绣品的完工,但他们带走了杨村人的企盼,所有人的生活都将在这一役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