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文学 www.pmwx.net,宫女千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难预见君臣同心之场面。”
金太后说得条条在理,赵晟真的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母子两人并非私下议论,此时就在大庆宫中,旁边也尚有袁松竹、顾太平、常乐几人伺候。
袁松竹和顾太平自然是不会多说什么,但常乐听着,心里却着急起来。
她可是知道那位恪郡王的,他哪里是得道多助,而是早就觊觎皇位,在宫里不知布下多少眼线,甚至还买通宫女太医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这样的人,不难见阴险狡诈之本性;再想想点朱之死、福翠之死、同福之死,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别人的性命,可见冷血残酷。
这样的人,怎么配做皇帝!
只是她现在没有真凭实据,这些事情,只能心里想想,不能对任何人说,而且她一直不知道自己身边到底哪一个是恪郡王的眼线,万一向皇上高密之后,自己也暴露出来,必定会遭到恪郡王的报复。
她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这时,童小言进来通报,说是丁贵妃来了。
“臣妾受人之托,来给皇上送礼来了。”
丁贵妃命人端上来一只长条形的盒子,打开来,呈送到赵晟和金太后面前,道:“这支山参产自昆山,有八百年之寿,补气益身最是神效。”
金太后惊喜道:“看这山参的品相,说是八百年也不为过,如今宫里都极少有这样年头的好参。”
丁贵妃笑道:“太后见识多,自然认得真。这山参极为难得,是我那外甥,听说皇上近来气虚体弱,特意命人千辛万苦从西北的采参人手里购来,千里迢迢送进宫来。”
金太后喜道:“容止这孩子果然有心了。”
丁贵妃将山参放回盒子里,交给顾太平。
赵晟道:“这山参价值不菲,容止这回可破费了。”
丁贵妃笑道:“再贵也贵不过他这一份孝心。太后不知,容止自小与我这个姨母亲近,常常进宫来看望臣妾。”
金太后点头道:“知道,恪郡王是咱们宫里的常客,你有个好外甥。”
丁贵妃道:“是,容止这孩子自小便仰慕皇上,每回来见我,总要说起皇上在前朝的英明神武,一说起来便滔滔不绝,总说皇上是难得的明君和仁君,他也要做皇上这样的人,处处以仁德贤明要求自己。皇上可知,他还极为喜爱皇上的书法,总像臣妾讨要皇上的墨宝去临摹。”
赵晟笑道:“冬至那日他来清平山拜节,写过几个字,已看过了。”
丁贵妃好奇道:“皇上觉得他写得如何?”
“见字如见人,这孩子有大胸怀。”
有赵晟的称赞,丁贵妃笑得愈发开怀,又说了不少赵容止的好话。常乐在旁边看着,似乎赵晟对赵容止的印象越来越好了。
第二天,赵晟传召了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侍中和礼部尚书一起商议祭天大典之事。中书、门下、尚书乃是大庸朝最高政治机构,三省长官便等同于宰相,祭天大典是一年一度的大盛事,皇帝着急他们商议自然很正常。至于礼部尚书,也是因为祭天大典都由礼部实际操持的缘故。
常乐在时政殿伺候,自然也旁听了他们商议的过程。
在祭天大典主持人这一项上,礼部尚书向赵晟推荐了恪郡王赵容止,中书令赞同,尚书令和门下侍中参与了议论,最终也都认为赵容止可堪大任。
赵晟权衡之后,竟也同意了他们的提议。
常乐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程度。
这样看来,赵晟真的是有意于赵容止了。
事实上,虽然一直以来主持祭天大典的都是皇帝或储君,但并没有明文规定,说只有皇帝和储君可以主持祭天大典,其实从宗室中选一个德高望重之人来主持也是没有关系的。但眼下是敏感时刻,朝臣们的眼睛都看着,谁成为主持典礼之人,谁就会被视作储君人选;而至于赵晟,对赵容止本就有好感,也是想通过这次祭天大典来看看赵容止的能力。
但是常乐却知道赵容止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光明磊落。
我得想个法子,不能让皇上一直被赵容止蒙蔽——常乐苦苦思索,该怎样才能提醒到皇上。
幸运的是,这个机会居然很快就来了。
就在腊月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未完待续
难预见君臣同心之场面。”
金太后说得条条在理,赵晟真的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母子两人并非私下议论,此时就在大庆宫中,旁边也尚有袁松竹、顾太平、常乐几人伺候。
袁松竹和顾太平自然是不会多说什么,但常乐听着,心里却着急起来。
她可是知道那位恪郡王的,他哪里是得道多助,而是早就觊觎皇位,在宫里不知布下多少眼线,甚至还买通宫女太医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这样的人,不难见阴险狡诈之本性;再想想点朱之死、福翠之死、同福之死,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别人的性命,可见冷血残酷。
这样的人,怎么配做皇帝!
只是她现在没有真凭实据,这些事情,只能心里想想,不能对任何人说,而且她一直不知道自己身边到底哪一个是恪郡王的眼线,万一向皇上高密之后,自己也暴露出来,必定会遭到恪郡王的报复。
她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这时,童小言进来通报,说是丁贵妃来了。
“臣妾受人之托,来给皇上送礼来了。”
丁贵妃命人端上来一只长条形的盒子,打开来,呈送到赵晟和金太后面前,道:“这支山参产自昆山,有八百年之寿,补气益身最是神效。”
金太后惊喜道:“看这山参的品相,说是八百年也不为过,如今宫里都极少有这样年头的好参。”
丁贵妃笑道:“太后见识多,自然认得真。这山参极为难得,是我那外甥,听说皇上近来气虚体弱,特意命人千辛万苦从西北的采参人手里购来,千里迢迢送进宫来。”
金太后喜道:“容止这孩子果然有心了。”
丁贵妃将山参放回盒子里,交给顾太平。
赵晟道:“这山参价值不菲,容止这回可破费了。”
丁贵妃笑道:“再贵也贵不过他这一份孝心。太后不知,容止自小与我这个姨母亲近,常常进宫来看望臣妾。”
金太后点头道:“知道,恪郡王是咱们宫里的常客,你有个好外甥。”
丁贵妃道:“是,容止这孩子自小便仰慕皇上,每回来见我,总要说起皇上在前朝的英明神武,一说起来便滔滔不绝,总说皇上是难得的明君和仁君,他也要做皇上这样的人,处处以仁德贤明要求自己。皇上可知,他还极为喜爱皇上的书法,总像臣妾讨要皇上的墨宝去临摹。”
赵晟笑道:“冬至那日他来清平山拜节,写过几个字,已看过了。”
丁贵妃好奇道:“皇上觉得他写得如何?”
“见字如见人,这孩子有大胸怀。”
有赵晟的称赞,丁贵妃笑得愈发开怀,又说了不少赵容止的好话。常乐在旁边看着,似乎赵晟对赵容止的印象越来越好了。
第二天,赵晟传召了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侍中和礼部尚书一起商议祭天大典之事。中书、门下、尚书乃是大庸朝最高政治机构,三省长官便等同于宰相,祭天大典是一年一度的大盛事,皇帝着急他们商议自然很正常。至于礼部尚书,也是因为祭天大典都由礼部实际操持的缘故。
常乐在时政殿伺候,自然也旁听了他们商议的过程。
在祭天大典主持人这一项上,礼部尚书向赵晟推荐了恪郡王赵容止,中书令赞同,尚书令和门下侍中参与了议论,最终也都认为赵容止可堪大任。
赵晟权衡之后,竟也同意了他们的提议。
常乐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程度。
这样看来,赵晟真的是有意于赵容止了。
事实上,虽然一直以来主持祭天大典的都是皇帝或储君,但并没有明文规定,说只有皇帝和储君可以主持祭天大典,其实从宗室中选一个德高望重之人来主持也是没有关系的。但眼下是敏感时刻,朝臣们的眼睛都看着,谁成为主持典礼之人,谁就会被视作储君人选;而至于赵晟,对赵容止本就有好感,也是想通过这次祭天大典来看看赵容止的能力。
但是常乐却知道赵容止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光明磊落。
我得想个法子,不能让皇上一直被赵容止蒙蔽——常乐苦苦思索,该怎样才能提醒到皇上。
幸运的是,这个机会居然很快就来了。
就在腊月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