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让心归于平静 (2/2)
泼墨文学 www.pmwx.net,人间值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己,因为我认为没有绝对的好或坏。
因此,重要的是好好把握自己的性格,了解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建立自信。
比如,在很多方面都小心谨慎的人可能不擅长表现,但却会赢在细节方面。反之,大大咧咧的人可能不拘泥于细节,但可以开朗地谈论很多欢乐的话题。
如果你也按照这样的想法审视自己,你就会客观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对于擅长的事情努力去做,对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也不要勉强。
对于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你也许不擅长,那掌握到最低程度就可以。
大概在10年前,我面临着从手写病历转变为填写电子病历的困难。说实话,当时我快80岁了,连电脑都没碰过。
我觉得“遇到大麻烦了”,经常往返电脑室,让身边的护士教我如何操作。就这样,我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
时至今日,如果遇到类似问题,我也会大喊一声“我不懂,请来帮帮我”,这时候护士就会过来帮忙。
类似这样,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中,能做的事不必说,不能做的事随时都有可能产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世间并不存在绝对的自信,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思考应对新浪潮的方法。
遇到不懂的事,就说“我不懂,麻烦你了,请教教我”。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说“我不明白,请你告诉我,我会学习”。
遇到做不了的事情,就说“我做不了,请告诉我如何做”。
这种坦率的做法,才能使生活简单化。因此,没有必要过于自卑。
“这件事我做不了,请你帮帮我”,或者“我不太会做,你能不能帮我一下”,人类社会的基础就是互相扶持。
面对没有自信的事情,一定要真诚坦率。这对于获得平静的生活是很重要的事情。
22 从悲伤或打击中走出来,要依靠“日药”而非建议
在咨询的过程中,经常有人告诉我:“想起那个人,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或者:“过去的伤感涌上心头,我懊悔又悲痛,但什么也做不了。”
不愉快的事情,特别是愤怒、懊悔的事情,确实很容易憋在心里。我们的情绪,自然容易受到这些事情的影响。
要知道,痛苦与伤心,其实也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人活着,肯定会经历苦难。
在人生中,每当你想起这些事情,总会不禁失落或焦虑。因为过去无法改变,过去也无法抹去。
一切,只有靠我们自己开解。
对于一个痛苦和懊悔的记忆十分深刻,经历的打击很大,情绪起伏明显的重症患者,一般先让其服用镇定剂之类的药物控制病情。
但药物毕竟不能彻底消除患者心中的记忆,更无法让患者忘掉过去。
最终,我们还是要想办法,一点一点地淡化他们大脑中的负面记忆。
以我的经验来说,尽量减少胡思乱想,不要闲着,而是让自己忙碌起来。
如果过多增加工作量使自己疲惫不堪,不妨尝试一些新鲜有趣的事情,不管是学习还是运动。如果喜欢与人交流,那么就增加与人快乐交流的时间。
试着扩大交际圈,探索未知的世界,都会给你带来别样的体验,这样就不容易记起那些烦心的事情。总而言之,不被负面情绪影响的最大秘诀就是好好生活。这种“药”不会立即生效,它需要日积月累才会发挥作用。
人生中精神饱满的时光非常有限,不要过多地停留在过去的阴影中。
痛苦与伤心,其实也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人活着,肯定会经历苦难。
23 人很难不与他人比较,即便健康有活力的人,未必没有烦恼
“比较”既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与人相比,为了不输可能会更努力。另一方面,比较可能会让自己羡慕别人,同时会产生为什么自己如此不幸的想法。
从这一点来看,我总觉得“比较”带来的坏处较多。
有的人与别人比较后,突然觉得十分失落、焦虑,甚至徒增嫉妒和痛苦。
要说比较,首先要比的可能是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工作条件、时代因素等。因此,“比较”在某种程度上是无奈之举。比如说在餐厅,你自然会看到其他餐桌上的菜肴,“看起来很美味呢”,想不比较也很难吧。
因此,不要认为“非比不可”,而是在认识到“比较往往是无奈之举”的基础上,让自己清晰地认知到“不比较也可以”。
众所周知,无论看起来条件多么优越的人,无论多么优秀的人,他也会有自己的苦闷和烦恼。
你觉得别人比你好,但把你放到他的位置上,你会发现他的烦恼。也许他人“烦恼种子”的数量,比你现在痛苦的事情更多。
我曾有一位患者是公司老板,尽管他的公司一直处于盈利状态,但他身心俱疲。
除了必须承担养活公司员工和家人的重担,还要面对销售额、人际问题以及无法言说的孤独与不安。
此外,还有一个长得漂亮、自由独立,而且丈夫优秀、孩子乖巧的女性,她由于受到好朋友的嫉妒,友谊因此分崩离析,她自己还曾一度失眠。有的女性虽然嫁入豪门,但因婆媳问题闹得不可开交。诸如此类的案例,我接诊过不少。
表面看上去风光无限的人,其实他们承担的责任更大,立场以及人际关系更复杂。因此,他们遇到的问题和承受的压力,比旁人看到的要多得多。
也就是说,不管去哪,不管变成什么样的人,你都会遇到烦恼。无论处于什么地位,生命中的苦难和烦恼都会随之而来,不管你是谁。
因此,和别人比较让自己陷入失落、嫉妒中,实在毫无意义,这只会消耗你的精力。
你不妨这么想:“我很辛苦很累,但你一定也很辛苦,说不定比我还痛苦呢。”
表面风光无限的人,都经历过无数风雨,在痛苦中不断挣扎着前进。
有些人看起来很强大,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是很艰难的。
在一步步的探索中,逐渐摒弃“为什么要这么烦恼”,或告诉自己“不要在意失败”,然后冷静应对,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如果你没有认识到“某些问题原本就是与生俱来的,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那么你的烦恼会接连不断;如果能客观地处理好“眼前的问题”,那么花在烦恼上的精力就会向其他方面转移。
无论是家庭还是职场,追根究底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因此,眼光向前看,尽可能保持乐观!
24 不得不努力的时刻,一定会到来。所以,如果不是这样的时候,就无须太过努力
长期工作,有时候会遇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工作或角色。
我就经常被要求做一些“对我来说很困难的工作”。
对于做不到的事情,我会拒绝;但是对于“能不能做,如何做”这类模棱两可的事情,我一般都会乐观地想“先应承下来试试,不行的话再想办法”。
在我的印象中,怀疑“能不能做”的一些事,真正去尝试之后,往往会获得成功。
我刚当上精神科医生不久,政府在全国大规模兴建精神病医院。
早些年,原本就很少的精神病医院因战争被毁坏,很多患者住在家里的库房、储藏室之类的地方,过着悲惨的生活。
我的工作就是负责把这样的患者接到医院,多的时候要担任约80位患者的主治医生。
这是我承受的极限了吗?我一边思索着一边进行,最后也做到了。
当然,我做不到的时候,也会求助于别人。也就是说,在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时候,我会寻求他人的帮助。
70岁的时候,我受聘到诊疗所担任管理医生的工作。我曾想,这个岁数了我还能干多久呢?然而,我却在那里持续工作了7年。
不过,我觉得对自己不要太过苛刻。
不要事事都想咬紧牙关挺过去,只要抱着“今天这样做基本就可以了”的态度,日复一日地坚持积累。
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事情“有点麻烦,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依靠健康的状态,在关键时候做出正确判断。
在我看来,人在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的状态下,接受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反之亦然。所以,在身心疲惫时,尽量不要给自己增加额外的负担。
为了面子,或者想比别人挣更多钱,让自己做出各种牺牲又有什么意义?
没有健康,一切都等于零。
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和平时代,很多人因睡眠不足或极端饮食而引发健康问题。
其实,保持良好的睡眠、均衡饮食以及调整身心,这才是一切的源泉。
好吃的东西适量吃,饭食、蔬菜、酒也要适量。只有把握好适量这个度,“还想吃”“还想喝”的欲求就会降低。
一定要珍惜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体第一,工作其次。
不要事事都想咬紧牙关挺过去,只要抱着“今天这样做基本就可以了”的态度,日复一日地坚持积累。
故事4 从结婚、生孩子、当家庭主妇到重新上班
在奈良医科大学精神科工作五年后,同行朋友给恒子老师介绍了一位对象。那一年,她27岁。
那时候,恒子老师的工作很累。她的老师金子教授被调到了别的大学,同一科室的医务人员也都四散离开。科室一下子变得一团糟。
正在她深陷失落,感到“一切都变了”的时候,同行朋友给她介绍了一位对象。对方比她大五岁,是一名耳鼻科医生,叫中村三雄。
看到娇小淳朴的恒子老师,对方一见钟情,便提出“一定嫁给我”。恒子老师也觉得他人不错,便承诺和他结婚。
“我对他的好感,超过了普通的恋爱感情。和他结婚的话,一家人可以郊游、登山,肯定会很快乐。带着这样的期待,我决定嫁给他。”
恒子老师原本也有早点结婚的想法。另外,周围的老医生也曾多次告诉她:“你作为精神科医生,如果没有婚姻和育儿经验,你无法真正了解患者的烦恼。”
就这样,他们举办了简单的结婚仪式,开始了崭新的生活。不久,她竟然发现丈夫原来嗜酒如命。
“总之,他是在一家喝完又去另一家喝。作为耳鼻科医生,他能够认真工作,但是每天下班之后,就和一帮酒友到大阪街头喝个不停。我还是太单纯了,一开始我太大意了。”
结婚第二年,恒子老师怀孕了,1957年长子顺利出生,老师的工作因此一度中断。
对老师来说,“不工作的日子”开始了。家庭主妇的生活对受尽工作之苦的恒子老师来说十分快乐。她可以一边带孩子,一边在方便的时候和同龄宝妈们去购物,甚至一起做饭。
两年后,第二个儿子出生,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孩子身上。
“我并非对医生这一职业那么热爱,这样照顾孩子也不是坏事。等孩子长大一些,我也可以到医院干点兼职,让自己悠闲一点儿。”
后来,国家在精神医疗方面提供支持,全国大规模建立精神病医院,也出现精神科医生短缺的问题。
那时,恒子老师每隔一两天就会接到原单位的催促电话,让她赶快上班。
“不行呀,我想上班,可是孩子还小。”正当老师为此烦恼的时候,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援助。
原本住在尾道的父母,说想来大阪与她同住。
“你好不容易才当上医生,待在家里太可惜了,你应该努力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记忆中几乎没有感受过父母之爱的恒子老师,父母说的这番话让她大吃一惊。
“现在看来,那时候父母来大阪也是没地方可去了。他们疼爱的儿子去了德岛和东京上大学,父亲也退休了,有了空闲时间。”
一方面被外界意想不到的力量推动着,另一方面丈夫也告诉她“你要工作的话,我可以和你爸妈一起生活”。
就这样,在多方面的敦促和支持下,恒子老师于1963年在贵信山脚下的精神病医院再次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
不过对老师来说,这也是她艰辛生活的开始。
己,因为我认为没有绝对的好或坏。
因此,重要的是好好把握自己的性格,了解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建立自信。
比如,在很多方面都小心谨慎的人可能不擅长表现,但却会赢在细节方面。反之,大大咧咧的人可能不拘泥于细节,但可以开朗地谈论很多欢乐的话题。
如果你也按照这样的想法审视自己,你就会客观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对于擅长的事情努力去做,对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也不要勉强。
对于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你也许不擅长,那掌握到最低程度就可以。
大概在10年前,我面临着从手写病历转变为填写电子病历的困难。说实话,当时我快80岁了,连电脑都没碰过。
我觉得“遇到大麻烦了”,经常往返电脑室,让身边的护士教我如何操作。就这样,我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
时至今日,如果遇到类似问题,我也会大喊一声“我不懂,请来帮帮我”,这时候护士就会过来帮忙。
类似这样,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中,能做的事不必说,不能做的事随时都有可能产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世间并不存在绝对的自信,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思考应对新浪潮的方法。
遇到不懂的事,就说“我不懂,麻烦你了,请教教我”。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说“我不明白,请你告诉我,我会学习”。
遇到做不了的事情,就说“我做不了,请告诉我如何做”。
这种坦率的做法,才能使生活简单化。因此,没有必要过于自卑。
“这件事我做不了,请你帮帮我”,或者“我不太会做,你能不能帮我一下”,人类社会的基础就是互相扶持。
面对没有自信的事情,一定要真诚坦率。这对于获得平静的生活是很重要的事情。
22 从悲伤或打击中走出来,要依靠“日药”而非建议
在咨询的过程中,经常有人告诉我:“想起那个人,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或者:“过去的伤感涌上心头,我懊悔又悲痛,但什么也做不了。”
不愉快的事情,特别是愤怒、懊悔的事情,确实很容易憋在心里。我们的情绪,自然容易受到这些事情的影响。
要知道,痛苦与伤心,其实也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人活着,肯定会经历苦难。
在人生中,每当你想起这些事情,总会不禁失落或焦虑。因为过去无法改变,过去也无法抹去。
一切,只有靠我们自己开解。
对于一个痛苦和懊悔的记忆十分深刻,经历的打击很大,情绪起伏明显的重症患者,一般先让其服用镇定剂之类的药物控制病情。
但药物毕竟不能彻底消除患者心中的记忆,更无法让患者忘掉过去。
最终,我们还是要想办法,一点一点地淡化他们大脑中的负面记忆。
以我的经验来说,尽量减少胡思乱想,不要闲着,而是让自己忙碌起来。
如果过多增加工作量使自己疲惫不堪,不妨尝试一些新鲜有趣的事情,不管是学习还是运动。如果喜欢与人交流,那么就增加与人快乐交流的时间。
试着扩大交际圈,探索未知的世界,都会给你带来别样的体验,这样就不容易记起那些烦心的事情。总而言之,不被负面情绪影响的最大秘诀就是好好生活。这种“药”不会立即生效,它需要日积月累才会发挥作用。
人生中精神饱满的时光非常有限,不要过多地停留在过去的阴影中。
痛苦与伤心,其实也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人活着,肯定会经历苦难。
23 人很难不与他人比较,即便健康有活力的人,未必没有烦恼
“比较”既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与人相比,为了不输可能会更努力。另一方面,比较可能会让自己羡慕别人,同时会产生为什么自己如此不幸的想法。
从这一点来看,我总觉得“比较”带来的坏处较多。
有的人与别人比较后,突然觉得十分失落、焦虑,甚至徒增嫉妒和痛苦。
要说比较,首先要比的可能是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工作条件、时代因素等。因此,“比较”在某种程度上是无奈之举。比如说在餐厅,你自然会看到其他餐桌上的菜肴,“看起来很美味呢”,想不比较也很难吧。
因此,不要认为“非比不可”,而是在认识到“比较往往是无奈之举”的基础上,让自己清晰地认知到“不比较也可以”。
众所周知,无论看起来条件多么优越的人,无论多么优秀的人,他也会有自己的苦闷和烦恼。
你觉得别人比你好,但把你放到他的位置上,你会发现他的烦恼。也许他人“烦恼种子”的数量,比你现在痛苦的事情更多。
我曾有一位患者是公司老板,尽管他的公司一直处于盈利状态,但他身心俱疲。
除了必须承担养活公司员工和家人的重担,还要面对销售额、人际问题以及无法言说的孤独与不安。
此外,还有一个长得漂亮、自由独立,而且丈夫优秀、孩子乖巧的女性,她由于受到好朋友的嫉妒,友谊因此分崩离析,她自己还曾一度失眠。有的女性虽然嫁入豪门,但因婆媳问题闹得不可开交。诸如此类的案例,我接诊过不少。
表面看上去风光无限的人,其实他们承担的责任更大,立场以及人际关系更复杂。因此,他们遇到的问题和承受的压力,比旁人看到的要多得多。
也就是说,不管去哪,不管变成什么样的人,你都会遇到烦恼。无论处于什么地位,生命中的苦难和烦恼都会随之而来,不管你是谁。
因此,和别人比较让自己陷入失落、嫉妒中,实在毫无意义,这只会消耗你的精力。
你不妨这么想:“我很辛苦很累,但你一定也很辛苦,说不定比我还痛苦呢。”
表面风光无限的人,都经历过无数风雨,在痛苦中不断挣扎着前进。
有些人看起来很强大,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是很艰难的。
在一步步的探索中,逐渐摒弃“为什么要这么烦恼”,或告诉自己“不要在意失败”,然后冷静应对,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如果你没有认识到“某些问题原本就是与生俱来的,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那么你的烦恼会接连不断;如果能客观地处理好“眼前的问题”,那么花在烦恼上的精力就会向其他方面转移。
无论是家庭还是职场,追根究底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因此,眼光向前看,尽可能保持乐观!
24 不得不努力的时刻,一定会到来。所以,如果不是这样的时候,就无须太过努力
长期工作,有时候会遇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工作或角色。
我就经常被要求做一些“对我来说很困难的工作”。
对于做不到的事情,我会拒绝;但是对于“能不能做,如何做”这类模棱两可的事情,我一般都会乐观地想“先应承下来试试,不行的话再想办法”。
在我的印象中,怀疑“能不能做”的一些事,真正去尝试之后,往往会获得成功。
我刚当上精神科医生不久,政府在全国大规模兴建精神病医院。
早些年,原本就很少的精神病医院因战争被毁坏,很多患者住在家里的库房、储藏室之类的地方,过着悲惨的生活。
我的工作就是负责把这样的患者接到医院,多的时候要担任约80位患者的主治医生。
这是我承受的极限了吗?我一边思索着一边进行,最后也做到了。
当然,我做不到的时候,也会求助于别人。也就是说,在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时候,我会寻求他人的帮助。
70岁的时候,我受聘到诊疗所担任管理医生的工作。我曾想,这个岁数了我还能干多久呢?然而,我却在那里持续工作了7年。
不过,我觉得对自己不要太过苛刻。
不要事事都想咬紧牙关挺过去,只要抱着“今天这样做基本就可以了”的态度,日复一日地坚持积累。
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事情“有点麻烦,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依靠健康的状态,在关键时候做出正确判断。
在我看来,人在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的状态下,接受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反之亦然。所以,在身心疲惫时,尽量不要给自己增加额外的负担。
为了面子,或者想比别人挣更多钱,让自己做出各种牺牲又有什么意义?
没有健康,一切都等于零。
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和平时代,很多人因睡眠不足或极端饮食而引发健康问题。
其实,保持良好的睡眠、均衡饮食以及调整身心,这才是一切的源泉。
好吃的东西适量吃,饭食、蔬菜、酒也要适量。只有把握好适量这个度,“还想吃”“还想喝”的欲求就会降低。
一定要珍惜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体第一,工作其次。
不要事事都想咬紧牙关挺过去,只要抱着“今天这样做基本就可以了”的态度,日复一日地坚持积累。
故事4 从结婚、生孩子、当家庭主妇到重新上班
在奈良医科大学精神科工作五年后,同行朋友给恒子老师介绍了一位对象。那一年,她27岁。
那时候,恒子老师的工作很累。她的老师金子教授被调到了别的大学,同一科室的医务人员也都四散离开。科室一下子变得一团糟。
正在她深陷失落,感到“一切都变了”的时候,同行朋友给她介绍了一位对象。对方比她大五岁,是一名耳鼻科医生,叫中村三雄。
看到娇小淳朴的恒子老师,对方一见钟情,便提出“一定嫁给我”。恒子老师也觉得他人不错,便承诺和他结婚。
“我对他的好感,超过了普通的恋爱感情。和他结婚的话,一家人可以郊游、登山,肯定会很快乐。带着这样的期待,我决定嫁给他。”
恒子老师原本也有早点结婚的想法。另外,周围的老医生也曾多次告诉她:“你作为精神科医生,如果没有婚姻和育儿经验,你无法真正了解患者的烦恼。”
就这样,他们举办了简单的结婚仪式,开始了崭新的生活。不久,她竟然发现丈夫原来嗜酒如命。
“总之,他是在一家喝完又去另一家喝。作为耳鼻科医生,他能够认真工作,但是每天下班之后,就和一帮酒友到大阪街头喝个不停。我还是太单纯了,一开始我太大意了。”
结婚第二年,恒子老师怀孕了,1957年长子顺利出生,老师的工作因此一度中断。
对老师来说,“不工作的日子”开始了。家庭主妇的生活对受尽工作之苦的恒子老师来说十分快乐。她可以一边带孩子,一边在方便的时候和同龄宝妈们去购物,甚至一起做饭。
两年后,第二个儿子出生,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孩子身上。
“我并非对医生这一职业那么热爱,这样照顾孩子也不是坏事。等孩子长大一些,我也可以到医院干点兼职,让自己悠闲一点儿。”
后来,国家在精神医疗方面提供支持,全国大规模建立精神病医院,也出现精神科医生短缺的问题。
那时,恒子老师每隔一两天就会接到原单位的催促电话,让她赶快上班。
“不行呀,我想上班,可是孩子还小。”正当老师为此烦恼的时候,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援助。
原本住在尾道的父母,说想来大阪与她同住。
“你好不容易才当上医生,待在家里太可惜了,你应该努力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记忆中几乎没有感受过父母之爱的恒子老师,父母说的这番话让她大吃一惊。
“现在看来,那时候父母来大阪也是没地方可去了。他们疼爱的儿子去了德岛和东京上大学,父亲也退休了,有了空闲时间。”
一方面被外界意想不到的力量推动着,另一方面丈夫也告诉她“你要工作的话,我可以和你爸妈一起生活”。
就这样,在多方面的敦促和支持下,恒子老师于1963年在贵信山脚下的精神病医院再次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
不过对老师来说,这也是她艰辛生活的开始。